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学理论 > 中药炮制学
编号:10553035
第9章第2节第1讲:第二节 加 辅 料 炒
http://www.100md.com 《中药炮制学》
枳壳原药材第二节加辅料炒/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加辅料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焦味等。同时,
麸炒枳壳第二节加辅料炒/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加辅料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焦味等。同时,
僵蚕原药材第二节加辅料炒/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加辅料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焦味等。同时,
苍术原药材第二节加辅料炒/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加辅料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焦味等。同时,
焦苍术第二节加辅料炒/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加辅料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焦味等。同时,
麸炒苍术第二节加辅料炒/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加辅料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焦味等。同时,

     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

    加辅料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焦味等。同时,辅料具有中间传热作用,能使药物受热均匀。

    常用的加辅料炒法有麸炒、米炒、土炒、砂炒、滑石粉炒、蛤粉炒等。


    一、麸炒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称为麸炒法。

    麸炒又称“麦麸炒”或“麸皮炒”。炒制药物所用的麦麸未制者称净麸炒或清麸炒;麦麸经用蜂蜜或红糖制过者则称蜜麸炒或糖麸炒。

    麦麸性味甘平,具有和中作用。明?《本草蒙筌》有“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的记载。故常用麦麸炒制补脾胃或作用强烈及有腥味的药物。
, http://www.100md.com
    (一)麸炒的主要目的

    1. 增强疗效 具有补脾作用的药物,如山药、白术等,经麦麸炒制后,可增强其疗效。

    2. 缓和药性 某些作用强烈的药物,如枳实具强烈的破气作用、苍术药性燥性,经麸炒后

    药性缓和,不致耗气伤阴。

    3.矫臭矫味 如僵蚕,生品气味腥臭,经麸炒后,矫正其气味,便于服用。

    (二)麸炒的操作方法

    先用中火或武火将锅烧热,再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至起烟时投入药物,不断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麦麸用量一般为:药物每100kg,用麦麸10~15kg。
, 百拇医药
    (三)注意事项

    (1)辅料用量要适当。麦麸量少,烟气不足,达不到熏炒要求;麦麸量多,造成浪费。

    (2)注意火力适当。麸炒一般用中火,并要求火力均匀,可预先取少量麦麸投锅预试。

    (3)麦麸要均匀撒布热锅中,待起烟投药。

    (4)麸炒药物要求干燥,以免药物粘附焦化麦麸。

    (5)麸炒药物达到标准时要求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制品发黑、火斑过重等现象。


    苍 术

    [处方用名] 苍术、茅苍术、炒苍术、焦苍术。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z (Thunb.) DC 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z,的干燥根茎。
, 百拇医药
    [历史沿革] 现行,有米泔浸、炒焦、麸炒、土炒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1. 苍术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 麸炒苍术 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不断翻动,炒

    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3.焦苍术 取苍术片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再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

    [成品性状] 苍术为不规则的厚片,边缘不整齐,表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的油点(俗称“朱砂点”),以及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周边灰棕色,质坚实。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麸炒苍术表面黄色或焦黄色,香气较生品为浓。焦苍术表面焦褐色,香气微弱。
, http://www.100md.com
    [炮制作用] 生苍术温燥而辛烈,化湿和胃之力强,而且能走表去风湿。用于风湿痹痛,感冒夹湿,湿温发热,脚膝疼痛。如治风湿阻于经络,肢体关节疼痛的薏苡仁汤(《治裁》);治风寒感冒夹湿的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治湿温发热,肢节酸痛的白虎加苍术汤(《活人》)。

    麸炒后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燥湿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青盲雀目。如治湿邪中阻,脾胃不和的平胃散(《医方类聚》);治青盲雀目,翳障睑痛的二术散(《准绳》)。

    炒焦后辛燥之性大减,用于固肠止泻。如治脾虚泄泻的椒术丸(《保命集》)。

    [炮制研究] 《本草纲目》谓:“苍术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当时已认识到苍术之燥性与其所含之“油”有关。现代研究苍术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苍术酮。此外,尚含维生素A、B等。据实验报道,苍术挥发油对青蛙有镇静作用,并略使脊髓反射机能亢进。大剂量,可使中枢神经抑制,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可见过量的苍术挥发油对生物体是有害的。苍术挥发油过量对人体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中医称之为“燥性”。常用米泔水浸炒、麸炒、清炒等方法炮制。制后均可使挥发油含量下降,并以麸炒和米泔水制效果为佳。说明古人利用炮制的方法去除苍术的燥性是有科学道理的。
, 百拇医药
    [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枳 壳

    [处方用名] 枳壳、炒枳壳。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历史沿革] 现行,有炒黄、炒炭、麸炒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1.枳壳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清水浸泡约1小时,洗净捞出,闷润24~48小时,至内外水分一致时切薄片,干燥,筛去脱落的瓤核。

    2.麸炒枳壳 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断翻动,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 百拇医药
    枳壳片每100kg,用麦麸10kg。

    [成品性状] 枳壳为弧形条状薄片,表皮青绿色或棕褐色,切面黄白色,质脆,气清香,味苦微酸。麸炒枳壳呈淡黄色,香气加重。

    [炮制作用] 生枳壳作用较强,可行气宽中除胀。用于胁肋胀痛。如治肝气郁结,胸膜痞胀疼痛。

    麸炒后减低其刺激性,缓和燥性和酸性,增强健胃消胀的作用。用于宿食停滞,呕逆嗳气。如治积滞内停,脘腹胀满的木香槟榔丸(《局方》);治大肠气滞,里急后重的宽肠枳壳汤(《婴童》)。麸炒枳壳因其作用缓和,同时宜用于年老体弱而气滞者。

    [炮制研究] 据初步实验,去瓤枳壳生品和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比连瓤枳壳高,可见枳壳的挥发油大多数在果皮,瓤作为非药用部分除去是有一定道理的。

    动物实验表明,枳壳对大鼠肠道平滑肌有一定兴奋作用,可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对未孕及已孕家兔离体或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其有效成分均为会挥发油。麸炒后挥发油含量减少,从而减缓了枳壳对肠道平滑肌的刺激,这点完全符合古人云:“麸皮制其燥性而和胃”及有关文献对枳壳生用峻烈,麸炒略缓的记载。
, 百拇医药
    [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僵 蚕

    [处方用名] 僵蚕、白僵蚕、炒僵蚕。

    [来源] 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干燥虫体。

    [历史沿革] 现行,有清炒、麸炒、姜制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1. 僵蚕 取原药材,筛去灰屑,簸去丝毛,洗净,晒干。

    2. 麸炒僵蚕 先用中火将锅加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待起烟时加入净僵蚕,急速翻炒至
, 百拇医药
    表面呈黄色时出锅,筛去麸皮,放凉。

    僵蚕每100kg,用买麸10kg。

    [成品性状] 僵蚕为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质硬而脆,断面棕黄色,有光泽。气微腥,味微咸。麸炒僵蚕表面黄色,腥气减弱。

    [炮制作用] 生僵蚕辛散之力较强,药力较猛。用于惊痫抽搐,肝风头痛等症。如治中风口眼歪斜的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麸炒后疏风走表之力稍减,长于化痰散结。用于瘰疬痰核,中风失音等症。如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的白僵蚕散(《魏氏家藏方》)。

    [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