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中成药 > 内科用药 > 便秘类药 > 牛黄至宝丸
编号:10554747
牛黄合成品与伪制品之鉴别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32期
     牛黄系黄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结石和肝管结石),习称“天然牛黄”。胆囊结石俗名“蛋黄”。杀牛时注意检查胆囊,发现硬块时,滤去胆汁,取出即为毛牛黄,去净附着物,干燥即成,切忌风吹日晒,以免破裂。

    牛黄为传统的名贵中药,其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定惊开窍、清心安神等功能,主治热病发狂,神志不清,癫痫惊风等症。以牛黄配成的中药已达120多种,例如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清热散、至宝丹和六神丸等,牛黄的药用价值已被世界所公认。

    因为牛黄药用广泛,药源匮乏,其价格不断上涨,国产牛黄供不应求,我国还需进口牛黄。牛黄在国际上是视为“无价之宝”,价格远远高于黄金,可代替外汇在国际市场上流通使用。为满足需要,1972年后我国制定了法定的"人工牛黄"配方,按照“天然牛黄”已知成分配制,但实际效用不如天然牛黄好。近年采用“植入培育法”人工培育牛黄,即用植入牛黄晶核或塑料框等方法在各种牛(包括水牛和奶牛)胆内人工培育牛黄,其培育速度较快,但有效成分较少,药效较差,故加强鉴别是必要的。

    目前市场上进口和国产牛黄都不乏假货,且其炮制手段也很高明,使牛黄的真伪辨别发生困难。已知的就有伪制、假代、掺伪等多种形式。以下介绍性状识别和鉴别法。

    一、伪制品:模仿天然牛黄的味甘、色黄,有层纹和有小白点等性状特征,以味苦色黄的植物类中药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和姜黄粉等为主料,辅以蛋黄、淀粉等,以牛胆汁、鸡蛋清调合,用皮胶和树脂等粘和成不定形假货。有的则以上述粉末,胶水等逐层粘合滚制,精心雕琢而成,并使之具有层纹和小白点,外观性状颇能以假乱真。

    二、假代牛黄:则以其它动物的结石假冒,代替牛黄,如骆驼胆石、猪胆石、鸵鸟胆石等。我国常见以猪胆石“猪黄”假代牛黄,而南亚和西非国家以“猪黄”为名贵药材。人体胆结石来源较广,可用于制备“胆红素”(人工合成牛黄主要成分)和其他生物制品,部分还可望代替牛黄,但药效远不如天然牛黄。

    三、掺伪品:将完整的牛黄置于浓葡萄糖中浸渍若干昼夜,取出凉干,再用白线缠绕。如此掺伪,既不破坏牛黄的个体完整性,又基本保持其性状特征,但能使牛黄重量大增而牟取暴利,但药效明显下降。

    四、“蛋黄”(天然牛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大小不等,小者如豆粒,大者如鸡蛋。外表常为棕黄色,光滑细腻,少数粗糙或有裂隙。有的外表有一层黑色,较光亮而稍硬,习称“挂乌金衣”,此为上品。体轻,质松脆易碎,断面黄色,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色深浅相间而重迭,在两层间有微小白点,层间易剥离。气清香,味先微苦而后微甜,入口芳香清凉,嚼之不粘牙,可缓慢溶化,并能将舌和唾液染成黄色。取牛黄粉末少许,用水溶化后涂在指甲上则被染成黄色,经久不退,习称“挂甲”。牛黄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品。

    五、“管黄”和“肝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有横曲纹,因形如竹节,俗称“竹节黄”。外表红棕或棕褐色,有龟裂纹和小突点,常附有干燥后的皮膜(即胆管皮膜)。断面有较少的圈状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

    六、人工(合成)牛黄:为土黄色疏松粉末,也有制成不规则的球形或方形的。质较松,气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后苦(而天然品相反),水溶液也能“挂甲”。与天然牛黄之主要区别:多为粉末状;块状者断面无明显的层纹;里外层颜色无区别;入口无清凉感。

    七、植入培育牛黄:外观性状与天然牛黄极为类似,但仔细观察,表面色泽较浅,无“挂乌金衣”;断面的环状层纹疏松,层与层之间极易剥离,中央可见明显的植入的牛黄晶核或塑料框架。, http://www.100md.com(陆基宗 无锡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