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4年第1期
编号:10618494
拔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35例诊治体会(附4例典型病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1期
拔T,胆道探查术后,T管引流,胆汁性腹膜炎,1临床资料,2诊断和治疗,3预防,4讨论
     【摘要】 目的 探讨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2年6月~2003年5月收治的3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病例,通过对4例典型胆汁性腹膜炎的分析,阐明了胆漏发生的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结果 35例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病人中,经非手术治疗治愈24例,占68.6%,手术治疗11例,占31.4%,无1例死亡。结论 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主要与腹腔内窦道粘连形成不良及医源性因素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量的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时因肝门处广泛粘连,炎性水肿,有时很难找到原T管漏口,无法重置T管,而单纯腹腔引流效果欠佳,本组2例病人在腹腔引流后行经内镜作鼻胆管引流术(ENBD),其效果满意,值得推广。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拔T管时4个环节着手。

    关键词 胆道探查术后 T管引流 胆汁性腹膜炎

    胆道探查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术后2周左右拔除T管已列入诊疗常规 [1] ,但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也偶有发生,严重时导致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如处理不当则后果严重。我院自1992年6月~2003年5月,共施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2286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35例,占1.53%,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相接近。我们通过对4例典型胆漏病例的分析,对其发生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予以讨论,以便吸取教训,提高医疗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均为胆道探查术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39~78岁,平均61岁。

    1.2 治疗和结果 本组35例,非手术治疗成功24例(占68.6%),方法为禁食、胃肠减压、静点抗生素,经原T管窦道重置引流管(一般为与原T管型号相当的导尿管)。手术治疗11例(占31.4%),方法为在胆总管内重置T管,并在小网膜孔及盆底各置引流管者7例;因找不到胆总管漏口而单纯行腹腔引流者4例,其中2例腹膜炎体征迅速好转而愈;另外2例因引流量大、腹膜炎体征仍明显,而于二次手术后3~4天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1个月后治愈出院。

    1.3 典型病例

    1.3.1 例1,女,70岁。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2周经T管作胆道造影无异常,夹管5天后拔管,拔T管后出现全腹剧痛,满头大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