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619784
颈部肿块DSA诊断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颈部肿块的DSA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颈部肿块患者的DSA造影表现,通过分析颈部肿块DSA表现,讨论DSA对术前确诊颈部肿块性质的价值。结果 11例血管源性肿块和7例颈动脉体瘤具有特征性的DSA表现,获得正确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6例非血管源性肿块,缺乏典型表现,难以作出正确诊断。结论 DSA对颈部血管源性肿块和颈动脉体瘤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颈部肿块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临床上发现颈部肿块并不困难,但仅依靠临床体检及常规X线检查难以明确性质。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 报道了关于颈部肿块的CT、MRI及B超诊断 [1~3] ,其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本文收集24例颈部肿块的DSA资料,探讨DSA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9例,女15例,年龄11~61岁,病程2个月~10年,左侧11例,右侧13例。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核桃至拳头大小不等。扪及质硬者7例,质软者6例,中等硬度11例;10例可触及血管搏动,6例可闻及血管杂音,3例有外伤史。

    1.2 方法 24例中23例均经股动脉穿刺行动脉DSA造影。其中20例行单侧颈总动脉造影(6例行超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2例行双侧颈总动脉造影,1例行左锁骨下动脉造影。1例疑为静脉性肿块,行局部肿块穿刺DSA造影。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源性肿块8例,其中动脉瘤2例,创伤性动静脉瘘及先天性动静脉瘘各2例,动静脉畸形1例,颈静脉瘤1例。非血管源性肿块13例,其中颈动脉体瘤7例,神经鞘膜瘤4例,纤维瘤1例,炎性肉芽肿1例。3例颈部肿块经DSA证实为颈总动脉或头臂动脉迂曲扩张未手术。

    2.2 血管源性肿块造影表现 2例颈动脉体瘤位于颈总动脉,瘤体呈梭囊状、囊袋状。1例瘤体内可见对比剂充盈欠均匀,显示充盈缺损,提示瘤内有血栓形成。2例先天性动静脉瘘均为颈外动脉与颈外静脉瘘,DSA显示颈外动脉扩张,颈外静脉明显迂曲扩张,并提前显影。2例创伤性动静脉瘘可见颈总动脉扩张,对比剂经瘘口充盈于提前显影的扩张颈内静脉。其中1例合并一细小的假性动脉瘤,向后轻度推挤颈内静脉,形成浅弧形压迹。动静脉畸形1例,双侧颈总动脉造影示左侧面动脉、舌动脉、右舌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并可见畸形血管团。静脉瘤1例为颈外静脉瘤,穿刺造影见囊状迂曲的静脉显影。动脉迂曲3例,分别为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颈总及头臂动脉迂曲。

    2.3 非血管源性肿块造影表现 6例颈动脉体瘤造影表现为富血供,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肿块位于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外动脉受压推移,分叉角度增大、变钝,其内可见丰富的网状血管。实质期见明显肿瘤染色且持续显影,肿块较大时染色密度不均。其中2例肿块边界超出颈内、外动脉,包裹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外动脉受累,边缘欠规则,1例可见颈外静脉早显。1例神经鞘膜瘤表现少血供,可见颈总动脉分叉扩大,其余3例神经鞘膜瘤,1例纤维瘤,1例炎性肉芽肿均为无血供,因未显示明确供血动脉,难以定位。

    3 讨论

    颈部肿块按病理性质可分为炎症、肿瘤、先天性畸形 [4] , 就其来源,可以是神经源、血管及淋巴管源性、淋巴结病变以及来自腺体肿块等。颈动脉间隙内的肿物主要是神经源性肿瘤、淋巴结病变及血管源性病变,表现为搏动性肿块,DSA检查可帮助诊断。对于血管源性病变,DSA可明确病变血管的部位,显示病变的大小、范围及引流血管,为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提供方便。富血供的非血管源性病变,其定位诊断可根据供血动脉、肿瘤染色范围、周围血管的推移进行定位,且可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及邻近血管是否受侵。少血供或无血供的肿块,如显示邻近血管受压、推移,可帮助推断病变位置,未显示者,则定位较困难。DSA是定性诊断血管源性病变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准确率极高,本组11例患者均作出正确诊断。

    DSA也是诊断富血供的非血管源性肿块的重要方法。颈动脉体瘤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患者颈部出现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临床上易误诊。张晓琴等 [5] 报道本病典型DSA表现为:(1)颈总动脉分叉部角度扩大;(2)颈内、外动脉在分叉部呈弧形受压移位,间距增大,呈抱球状或“音叉”状改变;(3)肿瘤血管丰富,有明显的肿瘤染色;(4)来自颈外动脉分支供血。本组7例大部分具有上述表现,并以此作出正确诊断。但2例显示颈内、外动脉受侵包裹,其中1例见颈外静脉早显。文献报道 [5,6] 颈动脉体瘤造影发现肿瘤血管包裹征、静脉早显者提示恶变。上述征象是否为恶性表现,因例数少,且无病理证实,难以确定。

    颈部少或无血供的肿块,DSA可表现邻近血管推移,因缺乏供血动脉,难以定性。本组5例DSA检查均未能明确诊断,但可排除血管源性病变,也为手术提供了很大方便。因此,DSA对颈部肿块的术前定性及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德红,石木栏.颈部舌骨上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和B超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3):184.

    2 杨秀军,彭仁罗.颈静脉孔区肿瘤的MRI和MRA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5):233.

    3 王玖华,杨天锡,刘帮令.颈部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7):458.

    4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04.

    5 张晓琴,欧阳墉,张永利.颈动脉体瘤的DSA和MRI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4):205.

    6 赵卫,李莉媛,孙学进,等.颈部副神经节瘤的DSA诊断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2):98.

    作者单位:650032云南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收稿日期:2003-08-27)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谭隆旺 贺斌 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