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619896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X线诊断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排粪造影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排粪造影248例,对其中2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影像进行全面分析,主要测量耻骨直肠肌压迹、肛直角、肛上距等。结果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典型X线表现为“搁架”征。结论 排粪造影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是简便而准确的检查方法。

    排粪造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查,对直肠管、肛门管、肛管等病变有重要应用价值,如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直肠粘膜套叠、直肠前突、肛门狭窄、盆底痉挛综合征等的诊断应用很有价值 [1] 。我们通过对2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X线表现回顾分析、总结排粪造影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诊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了本科自1998年7月~2003年7月248例排粪造影中2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其中女21例,男7例。年龄6~78岁,平均年龄45.2岁。50岁以上占70%。病史半年至20多年,<1年者约占20%,>5年约占60%。临床表现:排便困难,排不尽,费力 [2] ,便秘;排便时肛门痛,腹胀;手法助解、有时灌肠可缓解;用泻药或开塞露有时缓解,有时无效。指检时,可触及肥厚耻骨直肠肌。28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全部经排粪造影检查,而证实患有耻骨直肠肌肥厚。

    1.2 方法

    采用1000mA遥控胃肠造影机,特制可透X线便器,自制测量尺。与一般结肠造影一样,检查前2h禁食,肠道清洁准备。检查步骤:先采取俯卧位,经肛门插管灌入1∶1钡剂,充盈各段结肠,剂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600~800ml),采取右侧坐位于便器上,身体躯干与大腿、小腿各90°角。整个过程动态观察。静坐相、提肛相、直肠粘膜相各摄片,力排相时连续摄片,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摄影。分别测量各相的直肠耻骨直肠肌压迹、肛管长度、肛直角、肛上距等。

    2 结果

    28例耻骨直肠综合征主要X线影像表现如下。

    2.1 典型影像表现

    (1)“搁架”征 [3] (如图1,2),静坐相、力排相均可见此征。力排时肛管直肠肌压迹明显,压迹深>10mm,宽度>20mm [3] 。

    2.2 一般影像表现

    (1)肛管长度增长(正常值33~37mm) [3] ≥40mm者,静坐相占20%,力排相占56%;(2)肛直角(正常值103°±8.3°) [3] 即肛管与直肠夹角。<90°者,静坐相占45%,力排相占80%。③肛上距:静坐相≤20mm者占33%,力排相≤5mm者占46%(正常值静坐相:10~30mm,力排相:5~6mm。)。④整个造影过程不排钡剂3例,少排钡剂1例。其中6例合并会阴下降,10例合并直肠前突。

    3 讨论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为一种功能性病变,是以耻骨直肠肌肥大、痉挛,使排便通道不完全性梗阻的一种综合征 [4]。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异常、反复炎症和滥用泻剂有关 [1] 。临床起病缓慢,主要为长期、顽固、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排便过度用力,排便时间长。上述28例患者中,无明显共同病因,但有共同症状:排便困难。由于本病是功能性病变,排粪造影在电视动态监控下,能实现动态连续全程观察并可摄片做记录,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体位及角度做检查,满足我们诊断需要。另外,排粪造影在一般胃肠造影情况下都能进行,无需复杂设备和技术,而且确诊率相当高,因此排粪造影是无创伤性,简单可靠的检查方法,效果较传统钡餐和内镜检查优 [2]。

    上述2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X线影像中都可见“搁架”征,可见“搁架”征对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有重要价值,是特征性X线表现 [2] 。“搁架”征其病理解剖:骶部上,耻骨直肠肌包绕直肠管、阴道、尿道等,接合部后方附着耻骨联合后下方,耻骨直肠肌绕肛管直肠交界处后上方。正常情况下,它与排便无直接关系。当耻骨直肠肌肥大、痉挛、收缩时,压迫直肠管后下方,形成肛管挂于“架”上征象 [5] ,而致直肠管、肛管充盈扩张欠佳或不充盈征象。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搁架”征可认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特征性X线征像。本院28例患者中,9例行手术切除,作病理活检均证实耻骨直肠肌纤维肥大,而且患者症状缓解,排粪造影复查中,“搁架”征消失。余19例患者通过功能性训练,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其它X线影像,可作辅助参考,如肛直角角度变小,肛管长度变长,肛上距变小等,都可作参考。在正常排便运动中,由于肛外括约肌、肛提肌等作用,正常肛直角角度大于90°,120°时最适合于排便;正常情况下,排便时肛管扩张变短,肛上距随肛管变短而变大,利于粪便排出 [2] 。但是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由于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收缩而压迫直肠管后下方,造成有肛直角等异常改变。本症鉴别诊断:功能性病变主要与盆底痉挛综合征鉴别,盆底综合征肛直角变小,但无“搁架”征,排粪造影检查时,各个动态相有不同变化。与其它器质性病变鉴别,如结肠炎息肉、肿瘤等,可根据各自X线征,如“腊肠”样,肠腔内“充盈缺损”征相鉴别,且无“搁架”征。

    实践证明,排粪造影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不仅治疗前能做出病因诊断,而且能够对治疗效果观察。故认为,排粪 造影对因出口梗塞引起的便秘是不可缺少的检查 [6] 。

    参考文献

    1 袁耀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2-53.

    2 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49-853.

    3 王为,严金明.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影像分析及手术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1):10-12.

    4 罗云坚.消化系疾病中医疗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6.

    5 周巧龙.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诊断.放射学实践,2000,15(5):323-324.

    6 李东冰,王立铨.仿真排粪造影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9(16):539-543.

    (收稿日期:2004-04-27)

    作者单位:524037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

    (编辑罗 彬), 百拇医药(黄 训 谢群仙 李 冲 许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