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621047
胃肠造影超声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4年第9期
1概述胃肠道内,2胃肠超声造影法,3胃肠超声造影剂
     1 概述胃肠道内

    由于气体和内容物的存在,既往被视为超声检查的盲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曾采用A型超声,应用口服饮水法充盈胃腔检查胃肠道疾病,但应用范围极为有限。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超声仪器的改进和检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分辨率和内镜超声的问世,以及各种胃肠造影剂的研制与应用,使胃肠道超声已成为腹部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

    1976年Walls等开始将B型超声用于胃恶性肿瘤的检查124例报告,同年Lutz报道了41例胃肠占位性病变的超声所见。1978年Warren等用0.5%甲基纤维素混悬液作胃充盈剂进行胃占位性病变的检查。为了延缓胃排空时间,检查前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1mg,能维持胃充盈40~50min,有利于充分观察胃的各部分。Pethrson等提出了胃肠道占位性病变的特征性表现,即周围低回声中心强回声的同心圆状肿块。1979年Bluth等提出胃肠道肿瘤90%以上的病灶表现为中心是致密的强回声,周边为均质增厚的低回声复合性肿块,此征象类似肾脏的声像图表现。故定名为“假肾征”(Pseudo-kidney sign)。迄今仍沿用此征象描述胃肠道肿瘤,但这并不意味着恶性肿瘤的征象。1980年以后超声检查胃肠道疾病的报道日渐增多,除能发现晚期胃癌外,还能发现胃肠道的各种良性病变,如平滑肌瘤、息肉和憩室等。

    1986年Machi报道7.5MHz的高频探头在术中探测胃壁,发现正常胃壁的厚度为3~5mm,且能显示胃壁的5层结构:即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此5层胃壁结构呈现3条强回声和其间夹着2条低回声,每层的厚度<1mm。共观察15例,其中早期胃癌占6例,显示胃壁的1~3层受累,4~5层完整,尤其是第2层(粘膜肌层)消失,是早期胃癌的重要线索。作者发现的早期胃癌病灶最大直径不超过12mm并能确定癌灶沿胃壁扩散的范围及程度。1990年Yasuda介绍内窥镜超声诊断早期胃癌、原位癌、霍奇金病、平滑肌瘤、囊肿和脂肪瘤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