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585372
综合疗法治疗调节性内斜视伴有弱视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4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调节性内斜伴弱视儿童的临床特点及利用综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应用综合疗法对138例调节性内斜视进行疗效追踪观察,对弱视类型(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程度、注视性质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38例眼位恢复正位且均有双眼单视功能;利用综合疗法治疗伴有调节性内斜视的弱视有效率为94.74%。结论 调节性内斜视伴弱视患者能够通过综合治疗获得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调节性内斜视 弱视 治疗

    Clinical analysis on complex therapy for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with amplyopia

    Zhu Meilan,Liu Chunmin,Li Qiaohong

    Shenzhen Ophthalmic Centre,Jinan University,518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s of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with amplyopia and the effect of complex therapy to it.Methods 138cases of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with amplyopia were treated with complex methods.The effect of this treatmentwas analyzed.Results The138cases of esotropia turned to emmetropia with binocular single vision.The effective rate was94.74%.Conclusion Th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with amplyˉopia can be effectively treated by complex therapy.Key words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amplyopia treatment

    共同性内斜视可分为先天性内斜视及后天性内斜视 [1]。在后天性内斜视中的调节性内斜视根据内斜形成中调节因素所起的作用,将调节性内斜视分为完全调节性内斜和部分调节性内斜及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是共同性内斜的主要类型。临床上较为多见,它的发生与远视性屈光不正,调节及负融合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弱视也是小儿眼科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常伴有斜视,因此,正确认识和了解调节性内斜视伴有弱视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实为必要。本文就我院1994~2001年随访的138例调节性内斜视伴有弱视的患儿进行总结分析。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本院门诊初诊的患儿138例调节性内斜视,152眼弱视眼,男62例,女76例,初诊年龄2~8岁,平均5岁。本文所有患者均为完全性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伴有弱视。

    1.2 方法

    1.2.1 检查 138例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视力、眼位、双眼单视功能、1%阿托品眼膏每天2次,连用3天后检影验光,3周后复光,配戴全矫远视镜片。

    1.2.2 治疗 采用综合疗法,首先配戴合适眼镜,严格遮盖健眼、配合红闪、光刷、精细作业、融合功能的训练等。治疗中,1~2个月复诊1次,及时调整遮盖比例及训练时间等。

    1.2.3 弱视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①痊愈≥0.9,并有双眼单视功能。②进步:比原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③无效:视力不变或提高一行者。

    1.2.4 屈光性质分类中,将复性远视散光归于远视眼,应用等值球镜法计算屈光值;屈光程度分类:轻度:球镜≤+3.00DS、柱镜≤+1.50DC;中度:球镜∽+6.00DS,柱镜∽+3.00DC;高度:球镜>+6.00DS,柱镜>+3.00DC。

    2 结果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调节性内斜视伴有弱视患者中,斜视恢复正位为100%,其中8例确诊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后经手术治疗。弱视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无效为5.26%。

    2.1 眼位的变化 全部患儿配戴全矫远视眼镜,1个月后复查眼位及视力,观察3个月,80例(57.97%)眼位恢复正位,6个月后另有50例恢复正位(36.23%),余8例(5.8%)患儿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度数虽比戴镜前减少,但仍残留内斜15°以上,诊断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经手术治疗后,全部恢复眼位正位。

    2.2 屈光状态的变化 138例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全部戴足远视矫正眼镜,每半年复查验光,127例患者屈光度半年后下降0.25D~0.50D,平均减少0.37D。

    2.3 双眼单视功能 用同视机检查:有Ⅰ、Ⅱ、Ⅲ级视功能者106例;仅有Ⅰ、Ⅱ级功能者17例,仅有Ⅰ级功能者7例,有8例缺乏立体视功能的患者行双眼单视功能训练后获得较好疗效。表1 屈光程度与弱视疗效 眼数(略)表2 弱视程度与疗效 眼数(略)表3 弱视注视性质与疗效 眼数(略)

    3 讨论

    调节性内斜视通常发生在2~3岁间,2岁以内发病者很少,因调节和辐辏反射在2~3岁时发育最为旺盛,年龄较大的患者并不是发病晚,而是初诊较晚。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经散瞳验光戴足矫正镜片后,眼位并没有马上正位,80例(57.97%)戴镜3个月后眼位恢复正位,50例 36.23%)戴镜6个月后眼位恢复正位。因此,我们认为:判断调节性内斜视一定要戴镜6个月以上,观察其眼位改变才能作出较好的判断。屈光有一个发育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其规律由远视-正视-近视,过程是不可逆的;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生解剖与生理性变化,远视度数逐年减少,在138例患者中对127例患者屈光度数每半年减少0.25D~0.50D,平均下降0.37D。从这个角度上讲儿童须3~6个月复查验光,适时调整眼镜度数。调节性内斜视多伴有弱视,其发病原因主要以远视性屈光不正、调节、负融合力等有关。本文全部病例为远视眼,其中中度远视居多占59.21%(见表1),提示中度远视易引起调节过强而出现内斜视,但轻度远视及高度远视也可以过量调节而引起内斜视。弱视又与内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有关 [2] ,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越大,弱视程度越重,治疗效果较差(见表2)。注视性质与疗效(见表3),中心注视性弱视,远视度数较低者,眼矫正视力好,治疗效果快,一般2~3个月视力就有提高;而旁中心注视者很难建立完整的立体视,即使弱视治愈后立体视的发展也不同步,需要做大量的日常训练。 通过对138例调节性内斜视伴有弱视患者的治疗分析表明:调节性内斜视伴弱视的治疗应强调:早发现早治疗,配戴合理眼镜,根据不同注视类型进行弱视治疗,戴镜6个月以上,眼位还不能恢复正位,应考虑为部分调节性斜视,行手术治疗。对弱视患者在提高视力的同时,恢复完整的双眼视觉已成为弱视治疗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景存.眼外肌病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75-108.

    2 冯雪亮,张树梅,苏瑞芳,等.屈光参差及其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探讨.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2,10(1):16-18.

    作者单位:518001暨南大学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4-06-09)

    (编辑清 泉), 百拇医药(朱美兰 刘春民 李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