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585387
不同剂型药品外观性状变化与其内在质量关系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4年第9期
     不同剂型的药品在贮运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变异而呈现出外观上的性状变化,对药品内在性质的变化,常用理化方法或生物检验方法来鉴别,但由于其检验方法的复杂,对大部分药品药学技术人员通过目视、鼻嗅等外观检查方法来鉴别其是否变质,达到药品质量监控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临床常见剂型的药品变质后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分别论述,鉴别方法简单易行,药学技术人员在药学实践中都应熟练掌握,共同做好药品质量监控。现按剂型分述注射剂:注射水剂检查药液是否澄明、生霉、变色、析出结晶或产生沉淀、白点、白块、脱片、冻结破裂等;粉针剂检查是否结块、粘瓶、变质。如葡萄糖注射液若灭菌温度过高或贮存时间过长可致葡萄糖在酸性溶液中受热分解,形成有色的5-羟甲基糖醛的聚合物而使溶液变黄,若是包装不严受霉菌污染可产生絮状物而不可供药用;维生素C注射液可缓慢分解为糖醛,糖醛遇空气可继续氧化聚合,使药液变黄失效;注射用青霉素钠由于具有引湿性,吸潮或受热后易分解使其效价降低或失效;输血用的抗凝血药-枸椽酸钠注射液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久贮会出现硅质碎片;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久置后底层液化变成黄色粉未浮于瓶中呈絮状物而不可供药用;含钾、钠、钙离子的注射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