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583133
血管活性药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活性药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笔者对新生儿科1999年1月~2003年4月住院的新生儿硬肿症92例采用血管活性药物东莨菪碱、654-2和/或酚妥拉明、多巴胺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74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86%。结论 用血管活性药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明显,是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理想药物。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水肿。多见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婴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损害,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常合并肺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1] 。现将我院新生儿科1999年1月~2003年4月采用血管活性药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92例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9年1月~2003年4月住院新生儿526例,其中硬肿症92例,发病率17.5%。其中男54例、女38例,男:女为1.4:1;发病时间:出生后1~21天,以生后4天内最多(86.3%),其中生后36h内发病占52.4%;胎龄<32周7例(7.6%),<36周60例(65.2%),≥37周25例(27.2%);分娩方式:顺产6l例(66.3%),剖宫产20例(21.7%),阴道助娩及胎吸11例(12.0%);出生体重<1500g14例(15.2%),1500~2499g70例(76.1%),≥2500g8例(8.7%);发病季节:冬春季发病67例(72.8%);夏秋季发病25例(27.2%);有窒息史21例(22.8%),寒冷史43例(46.7%),感染史28例(30.4%);发病后病情程度:按全国新生儿会议制订标准 [2] 分度:轻度45例(48.9%),中度33例(35.9%),重度14例(15.2%)。

    1.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升或低体温79例(85.9%),反应低下、嗜睡72例(78.3%),拒乳78例(84.8%),呼吸35次/min以上者47例,三凹征阳性12例,口周紫绀28例,心率140次/min以上73例。合并肺炎39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例,肺出血9例,心力衰竭8例,呼吸衰竭5例,DIC4例,肾功能衰竭4例。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于12~24h恢复体温,抗生素防治感染,补充热量,对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血管活性药物东莨菪碱、654-2和/或酚妥拉明、多巴胺。呼吸衰竭为主者首选东莨菪碱、654-2;心力衰竭腹胀者,首选酚妥拉明、多巴胺。东莨菪碱剂量为0.01~0.02mg/kg,每日1次,重症者0.02~0.03mg/(kg·次),15~30min1次,至面色、心率、呼吸好转再维持静滴;654-2:0.5~1mg/(kg·次),每日1~2次,必要时可15~30min1次,以上两药一般持续3~5天。酚妥拉明0.3~0.5mg/(kg·次),多巴胺0.5~1mg/(kg·次),加入10%GS30~50ml静滴。6~8h1次,之后根据病情每日2次或1次,一般2~4天。

    1.4 转归 硬肿消退时间最短3d,最长8d,平均5d。治愈74例,好转5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14.1%,随访50例发育均良好,未发现后遗症。

    2 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制为棕色脂肪代偿性产热不足与微循环障碍。早产儿由于棕色脂肪组织含量少,产热储备能力不足,或者窒息及严重感染时因缺氧、酸中毒或休克使棕色脂肪的放热过程受到抑制等因素,使患儿出现体温不升,皮下脂肪易于凝固 [3] 。由于外周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致使血流缓慢,易发生瘀滞,使组织缺氧,引起毛细血管损害,通透性增加而出现水肿,病情加重时可发生微循环障碍。东莨菪碱和654-2的作用机制是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和消除微血栓从而疏通微循环,改善局部组织供血供氧,能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搏出量,增加心率及代谢率,使体内产热增加而致体温上升。两药还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害,从而防止休克、肾功能衰竭、肺出血和DIC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过程中有轻度口干、腹胀及尿潴留等副作用,减量或对症处理即可缓解。

    酚妥拉明为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有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负荷(后负荷),明显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多巴胺可增加血流灌注,促进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激活交感神经突触前及(或)神经节上的多巴胺受体,使交感神经血管收缩性冲动发放减少,引起血管舒张致休克逆转,能阻断DIC及预防肺出血发生。两药联合应用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减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和改善周围循环灌注,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严密观察反应、心率、肤色等变化。

    参考文献

    1 诸慧华,等.新生儿疾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62.

    2 金汉珍,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94.

    3 诸慧华,等.新生儿治疗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04.

    作者单位:1 037004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2 大同铁路防疫站

    (收稿日期:2004-08-16)

    (编辑海 天), 百拇医药(柴玉莲 任旭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