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0572604
肿瘤药敏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1期
     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与手术、放疗是当前恶性肿瘤常规治疗的三大方法。随着有效化疗药物的不断研制上市与临床应用方法的不断成熟,从一定角度讲,肿瘤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选择之一,它不仅广泛用于急性白血病、复发性进行期实体瘤的全身化疗,而且也可用于手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辅助治疗及手术前进行的辅助化疗, 或肝癌及浅表性膀胱癌等的局部化疗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都有可能接受程度不同的化疗。

    影响肿瘤化疗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肿瘤具有异质性,其异质性不仅表现在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特点上,还表现在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上,不同种肿瘤和同种肿瘤不同个体间甚至于同一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的药敏谱都不相同。肿瘤具有抗药性,肿瘤在化疗开始或化疗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从而使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或丧失。而化疗药物一般具有相当大的毒性,这种毒性不仅表现为杀伤肿瘤细胞,而且对机体正常细胞特别是生物学行为近似的细胞,如生长旺盛的造血细胞、生殖细胞和胃肠道上皮细胞等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许多药物对机体重要器官如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等都有一定的毒性,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这些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而目前临床化疗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抗肿瘤疗效,一般在毒性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加使用剂量,从药理学方面来看,毒性与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增加剂量也相当于增加毒性。

    传统的固有的化疗方案往往不能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常导致患者化疗无效或效微、丧失最佳化疗方式与时机、增加机体受损、导致耐药基因产生、增加经济负担,这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个体化治疗也称剪裁式(tailor)治疗,它彻底摆脱传统与经验的“菜谱式(cook book)”治疗方式,是近年临床肿瘤学的另一重要进展,它使肿瘤治疗效果又提高了一步。肿瘤的化疗应是个体化疗,而肿瘤药敏试验是实现个体化疗的实验基础和依据。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建立了多种如核酸前体掺入法、集落形成法、区别染色细胞法、四氮唑盐法(MTT法)、荧光测定微培养细胞毒试验、ATP生物发光法、慧星试验、胶原凝胶液滴植入培养法等体外药敏试验的方法以及裸鼠移植法、肾包膜下移植法等体内药敏试验的方 法。其中MTT法因其与临床相关性较高,是一种近年来研究与应用较广泛的方法,该方法由Mosmann于1983年首创,用于研究IL-2等细胞因子对鼠淋巴瘤细胞系存活和增殖作用的影响。其原理是活细胞特别是增殖期细胞琥珀酸脱氢酶通过线粒体能量代谢,将MTT还原成可显色的甲,甲的形成量与细胞活力成正比,因此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程度可显色定量。该法简便、快捷、经济,不仅对临床个体化疗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在研究抗癌药物相互作用、耐药修饰剂对细胞毒性的影响、体外新药的筛选都有重要价值,因而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列为抗癌药物筛选程序。目前MTT法被广泛用于各种肿瘤体外药敏谱的研究以指导临床化疗用药,是实现肿瘤规范化治疗的重要基础,在肿瘤化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我国,MTT法指导化疗用药的筛选也得到普遍应用,许多省、直辖市均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开展肿瘤药敏以指导化疗的个体化,根据不同病人肿瘤组织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的不同,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的化疗药物来最大程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对提高肿瘤治疗效果、降低毒副反应与机体的耐药性、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410013湖南省肿瘤医院, 百拇医药(刘人树 任华益 黄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