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0572905
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国内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4年第11期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中药复方,研究进展,1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2辨证分型及治法,3临床研究,4实验研究,5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4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近况,说明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药复方 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HLP)严格的定义应该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清(浆)脂质的浓度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近年应用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在病理上、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现将1999~2004年部分中医药期刊报道的复方治疗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高脂血症是现代医学的名词,中医学并无高脂血症的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入“眩晕”、“胸痹”、“中风”、“血瘀”、“痰湿”等病证范畴 [1] 。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乃肝、脾、肾三脏之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的病证 [2] 。属气血津液病变范畴,与痰浊、瘀血等证相似。本病病机虽错综复杂,但不外虚、痰、瘀、滞四者,可以虚实两端概括之。虚乃脾弱气虚,实即痰瘀气滞 [3]。近年来中医界的专家学者们认为脏腑功能不足,使脉道瘀血痹阻是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临床实验研究也证明该病的形成与痰浊、瘀血密切相关,并认为痰浊、瘀血的形成是一个全身的渐进性的病理过程,无论是饮食上的肥甘厚味,抑或肝、脾、肾功能的失调,都能导致代谢障碍,津液失化,停聚为水湿痰饮。水湿痰饮浸渍日久,累及血分则脉道失畅,瘀血形成 [2] 。对高血脂症病因病机的研究可以划分为脾胃学说、肝胆脾胃肾学说、肝脾学说、饮食学说等 [4] 。从具体理论上可以概括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虚开合不利,水湿内停;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湿血瘀,留滞脉络;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5] 。总之,肝脾肾不足是高脂血症发生的病理基础,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基本病理机制,可致胸痹、眩晕、心悸、中风等变端发生。

     2 辨证分型及治法

    由于病因病机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因此辨证有虚实之分,证型之别。佟丽娟 [6] 将本病分为4种证型:(1)肾虚痰阻型治宜益肾健脾,化痰祛瘀,以六味地黄丸、二陈汤、丹参饮加减;(2)痰瘀阻滞型治宜活血化瘀祛痰,益肾固体,以失笑散、半夏天麻白术汤、血府逐瘀汤加减;(3)气虚血瘀型治宜补气活血,益肾固本,以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加减;(4)阴虚血瘀型治宜滋阴清热,活血通脉,以知柏地黄丸、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