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 2004年第4期
编号:10573785
临床应用暗示疗法1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4年第4期
     暗示疗法是近几年来临床工作中逐渐普遍应用的一种心理治疗法,它主要是应用于患者因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感觉异常。从实质上讲,暗示疗法其实是种心理战术。现在笔者对1例患者运用暗示疗法进行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分析。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0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h以急性脑出血收入病房,后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5天,患者神志清,言语清晰,T36℃,P76次/min,BP130/80mmHg,查体: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患者情绪不稳定,由于左侧肢体功能障碍,经常哭泣,家属及医务人员劝说效果欠佳。术后14天,患者突然自述右下肢疼痛难忍,经医师查体无阳性体征。

    针对患者查体结果,考虑是思想负担过重,急躁情绪引起的右下肢主观感觉异常,对其说明该情况后,嘱其放松心情,避免焦躁情绪,症状就会缓解,1h后效果欠佳,向其说明马上给予有效镇痛剂,遂遵医嘱给予0.9%生理盐水2ml肌注,30min后患者自述疼痛症状消失。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出现3次类似情况,均用同样的暗示疗法,效果好,40天后患者生活自理好转出院。

    2 讨论

    上述病例比较典型,患者40岁,正处于中年,从社会角色看,作为一名从业者,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从家庭角色看,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是家庭的支撑,术后患者因左侧肢体活动失灵,发生自我形象紊乱,对事业和照顾家庭的能力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由此患者产生焦躁、沮丧情绪不可避免,在该情绪的影响下极易产生主观感觉异常,在当时情况下暗示疗法无疑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患者问题的关键出在心理上,通过正确的心理疏 导,患者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身体恢复过程才会比较顺利。从另外一个侧面讲,暗示疗法的运用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患者感觉异常的症结所在,暗示疗法只是临时救急之需,要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出现反复,还要靠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精神心理因素可以致病,科学研究表明肿瘤等疾病的产生与长期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关,同样,精神心理因素也可以治病,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身体的恢复,由此看来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之一。

    (收稿日期:2004-10-08)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250031济南山东省交通医院, http://www.100md.com(李云霞 宋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