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2期
编号:10575894
加味桂苓丸配合米非司酮中西结合治疗子宫肌瘤148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2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多发性良性肌瘤,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有升高趋势。治疗上,西医主张手术为主,但因手术所致的创伤和相关的并发症,患者不愿手术多为未婚或生育年龄未曾生育或担心影响夫妻生活等原因;中医认为若不危及患者生命,可行保守治疗,即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1997年8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自制药加味桂苓丸配合米非司酮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1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4例均为门诊患者,经临床和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均要求保守治疗,半年内没有接受任何甾体类激素等药物治疗,无应用米非司酮的禁忌证,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A组148例,年龄26~51岁,平均(37.48±5.10)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7.53±4.02)年,肌瘤平均体积(39.35±8.32)mm 3 ,月经不规则或月经量多56例,下腹胀痛31例,白带增多18例,贫血41例,血红蛋白65~98g/L,平均(80.17±10.47)g/L。B组96例,年龄30~49岁,平均(40.97±3.74)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8.38±5.58)年,肌瘤平均体积(38.38±8.64)mm 3 ,月经不规则或月经量多42例,下腹胀痛13例,白带增多10例,贫血20例,血红蛋白70~92g/L,平均(82.5±8.62)g/L,C组100例,年龄31~51岁,平均(39.48±4.80)岁,病程1个月~13年,平均(7.53±4.02)年,肌瘤平均体积(36.28±9.74)mm 3 ,月经不规则或月经多40例,下腹胀痛15例,白带增多11例,贫血21例,血红蛋白72~95g/L,平均(80.5±8.78)g/L。3组在年龄、病程、肌瘤平均体积、血红蛋白及其并存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米非司酮(浙江仙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mg/片,每日口服半片(12.5mg),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月经规则者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而月经不规则者均行诊断性刮宫术,并做病理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的恶性病变,在诊刮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中药加味桂苓丸为本院制剂室生产的自制药,处方为:桂枝、茯苓、桃仁、赤芍、牡丹皮、女贞子、党参、金樱子、黄芪、红花、海螵蛸、鳖甲、甘草等。每日服3次,每次服10g(经期禁服),与西药同时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前常规行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B超测子宫和肌瘤的径线,疗程结束3周内复查上述多项检查。B组:口服加味桂苓丸,方法同A组。C组:口服米非司酮,方法同A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月经正常或绝经,B超复查子宫大小恢复正常,肌瘤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月经周期及经量基本正常,B超复查子宫体积比治疗前缩小,肌瘤体积缩小>1/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子宫体积恢复不明显,肌瘤体积缩小>1/3;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肌瘤未见明显缩小。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采用(ˉx±s),采用χ 2 检验。计算公式:肌瘤体积=0.523×a×b×c(a、b、c分别代表肌瘤的三维径线的半径,多个瘤体者以总和记录)。

    2 结果

    2.1 三组服药后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服药后的疗效比较 (略)

    2.2 肌瘤体积的变化 A组148例用药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39.35±8.32)mm 3 ,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为(20.93±9.64)mm 3 ,肌瘤平均体积缩小38.1%;B组用药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38.38±8.64)mm 3 ,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为(25. 17±7.65)mm 3 肌瘤平均体积缩小30.5%;C组用药前子宫 肌瘤平均(36.28±9.74)mm 3 ,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为(28.13±7.89),肌瘤平均体积缩小26.3%。A组肌瘤缩小的体积比B、C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服药及停药后的月经情况 A、C组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B组10例闭经,所有贫血症状均明显改善。停药后A组随诊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肌瘤无明显增大,6个月14例肌瘤稍有增大,尚不需要手术治疗;B组随诊6个月后12例肌瘤恢复或大于服药前水平,4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挖除术;C组随诊6个月20例肌瘤恢复或大于服药前水平,13例行全宫切除或子宫肌瘤挖除术。见表2。

    表2 三组停药后月经情况 (略)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肌瘤 [1,2] ,在30~50岁妇女中,其患病率可达70%~80%,雌激素一直被认为是子宫肌瘤的病因,肌瘤发生与发展的促进剂,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孕激素不是子宫肌瘤生长的抑制因素,而是促生长因素,而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与炔诺酮相比具有更强的结合孕激素受体的能力,使自然的孕激素难以与受体结合而不能发挥其生物效应,服药后可使子宫内孕激素水平降低,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的生长,使子宫肌瘤明显缩小,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拮抗剂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内膜变薄、萎缩,导致闭经,还可抑制卵巢功能,使体内雌激素水平维持在滤泡早期水平,肌瘤组织为孕激素水平及表皮生长因子受到抑制,并明显减少子宫动脉血流。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中医学的“石瘕”、“积”等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胞宫关系密切。由于情志不畅,肝之疏泄失司,肝气郁结,血行不畅,久而瘀滞胞宫;或饮食不慎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久则痰瘀互结,留着于胞宫,胞脉则生积;或经期产后,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冲任脉损伤,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入侵,形成瘀血、痰饮、湿浊等有形之邪,停积胞宫,胶结不解,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肌瘤。总之,本病主要病机为瘀血,其形成与气滞、气虚、寒凝、热郁、痰阻等因素有关,故治疗宜予活血破瘀散结,佐以理气为法,此乃治疗子宫肌瘤的基本法则。本院自制药加味桂苓丸,方中桂枝温经、行气、通阳、牡丹皮、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茯苓渗湿健脾,赤芍行血中之滞,海螵蛸、金樱子固涩止血止带,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女贞子、鳖甲补益肝肾、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扶正、祛邪之功。本病观察提示,口服米非司酮12.5mg/d,顿服,同时配伍加味桂苓丸10g,每日3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子宫肌瘤有效率达97.3%(P<0.05),肌瘤平均体积缩小38.1%,疗效优于单纯服用米非司酮或单纯服用加味桂苓丸。A组46例(31.1%)近绝经期患者,停药后继续闭经,随诊3个月肌瘤无明显增大,6个月后14例肌瘤稍有增大,尚不需手术治疗,而且服药期间患者均出现闭经,所有贫血症状均明显改善,有明显的短期效果,对年轻患者可保留其生育功能。因此认为中西医结合采用加味桂苓丸配伍米非司酮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较理想的药物,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保守治疗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 朱云晓.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3):29.

    2 华占福.桂枝茯苓丸味治疗子宫肌瘤60例临床观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8(3):23.

    作者单位:515031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妇科

    (收稿日期:2004-08-03) (编辑一 坤), http://www.100md.com(杨燕贤 黄碧珠 王美娟 李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