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5年第1期
编号:10576754
化疗患者留置PICC管穿刺点出血的因素及预防对策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年第1期
外周静脉,1临床资料,2引起留置PICC管穿刺点出血的相关因素,3护理,4讨论,参考文献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置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 [1] 。它为肿瘤化疗的患者及需长期输液、输注高营养药物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快捷的静脉通道,有效地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并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并且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点。随着PICC管的临床应用,穿刺局部出血成为置管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对2003年8月~2004年7月72例留置PICC管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是留置PICC管局部出血与护士的操作、输注的药物、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对PICC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置管时间的长短等有关。而护士具有熟练的穿刺技术,掌握适宜穿刺指征,并对使用了具有明显骨髓抑制的药物及时采取有效预防出血的措施,置管后及时用沙袋加压穿刺点1~2h,24h内应限制臂部的活动,以及加强局部观察,定期换药,严格无菌操作都有助于减少和防止穿刺局部出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3年8月~2004年7月接受PICC管术的化疗患者为7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