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578008
心房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58例随访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2期
     心房起搏(AAI)既符合生理性又经济价廉,但有发生传导阻滞及心房纤颤的风险,颇受争议。为探讨AAI的实用性及安全性,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9月安装AAI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进行了随访,现将一些情况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40~83岁,平均66.2岁。病例选择标准:(1)有头晕、黑及晕厥发作史;(2)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3)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外瓣膜病及心肌病;(4)心房调搏,房室传导文氏阻滞点>130次/min。

    1.2 电极及起搏器种类 57例使用右心耳J型翼状激素电极,其中Medrtonic CapsureSp452323例,Medtronic459218例,Pacesetter MeMBRANE EX1474K16例。1例左上腔静脉使用直型心室翼状激素电极(Medtronic Capsure Sp4023)。58例均使用SSI起搏器,其中18例使用Medtronic PRE-VAIL8084,24例使用Medtronic Sigawa SS103,16例使用Pace-setter SC2406L。

    1.3 起搏器参数测定 本组58例起搏值0.4~1.0V,平均(0.6±0.3)V。A波振幅2.0~5.0mV,平均(3.1±1.2)mV,电极阻抗420~780Ω,平均(520±120)Ω。术后3个月心房起搏电压程控为(2.5±0.3)V,脉宽(0.35±0.30)ms,灵敏度(1.8±0.6)mV。

    1.4 随访 术后1、3、6个月各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内容为每次询问病史,做心电图及程控,每年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全胸片检查。

    2 结果

    58例经6~68个月随访均为有效起搏,功能良好,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8例发现有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速,其中6例使用心律平,3例使用胺碘酮后能控制。1例随访第36个月时出现心房纤颤,心室率70~80次/min,患者无不良感觉,而程控终止心房起搏。随访中未发现有电极移位及心腔扩大等情况。

    3 讨论

    文献指出,AAI后一个重要问题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早先Brandt报道AAI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8.5%[1] 。正由于AAI有发展为房室传导阻滞及发展为心房纤颤伴缓慢心室率,最终需心室起搏的原因,所以在美国基本上使用双腔起搏(DDD)的起搏方式 [2] 。然而,近年来通过前瞻性、回顾性及多中心研究发现,AAI发展为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是很低的,每年的发生率<1% [3] ,因此推广应用AAI在发展中国家倍受鼓舞。国内蔡飞等报道96例一组AAI仅3例出现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 。本组58例经6~68个月,平均30个月的随访未发现有房室传导阻滞,仅1例发展成为慢性房颤,发生率为1.72%。虽然病例较少,随访时间较短,但AAI也显示出一种较为乐观的前景。笔者认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并在安置心房电极时认真测试房室传导功能,如传导功能满意时可考虑作AAI。若术中作心房调搏≤130次/min,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不宜作AAI起搏。

    AAI比心室起搏(VVI)一个更大的优越性是AAI可保持原有生理起搏顺序,由于心房对心室的充盈作用,起搏后心搏出量增加,降低了心房内压力同时可使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心房不应期的不均匀性得到改善,从而使心房电紊乱而产生的房颤、房扑得到改善和控制。较快的起搏频率起搏心房同时对心房异位节律起到生理性超过抑制的作用,对阵发性房颤起一定预防作用。近期研究显示,接受AAI患者房颤的发生率比VVI明显低 [5] 。笔者指出,根据我国国情,心房单腔起搏对没有传导系统病变的单纯性病窦综合征患者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Brant J,Anderson H,Fahraeus T,et al.Natural history of sinus noded isease treated with atrial pacing in213patients:implications forselection of stimulation make.Am J cardiol,1990,48:96.

    2 Bemstem AD,Parsonncet V.Survey of cardiac pacing and defilbrillation in the nited States in1993.Am J cardiol,1996,78:187.

    3 Andersen HR,Nielsen JC,Thomsen PE,et al.Atrioventricul or con-duction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Leucet,1999,280:1100.

    4 蔡飞,龙梅,沈永初,等.VVI和AAI起搏的远期随访比较.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6(31):168.

    5 Anderseu HR,Nielsen JC,Thomsen PE,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ms from a randomised trial of atrial versus ventricular pacing for-sick-sinus syndrome.Lencet,1997,350:1210.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214400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http://www.100md.com(王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