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5年第3期
编号:10580531
交感神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5年第3期
1近年来国内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探讨,2颈部交感神经的解剖特点,3椎动脉的神经分布特点,4交感神经局部分布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6颈椎病变对颈部交感神经的影响,参考文献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国内报道显示其患病率为3.8%~17.6% [1] 。另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97%出现椎间盘退变 [2] 。1984年全国颈椎病会议上提出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定义为: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本身及其继发改变所致失稳,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该会议还同时确定了颈椎病的诊断标准,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其它型。根据临床调查,90%以上颈椎病为神经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其它型独立发病者较少,且多与其它临床症型同时发生 [3]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artery-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CSA)是指颈椎间盘病变所致患椎失稳或骨质增生,在一定病因影响下引起椎动脉系对脑干或迷路供血不全而出现眩晕症状 [4] 。其发生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5] 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以往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机械压迫引起,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发病与交感神经因素亦密切相关。

     1 近年来国内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探讨

    早在1924年Barre和Lieou就提出由于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并致椎动脉受累,可以引起临床上一系列原因不明的眩晕、头痛、颈痛、视力障碍、耳鸣、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发作性症状。称之为Barre-Lieou综合征。国内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VS)”。这些症状产生的根源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近年来许多临床证据表明,机械压迫可能不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根本病因,而交感神经受到激惹才是引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病因:(1)许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症状与颈椎骨赘的大小不成平衡性 [6] ;(2)对于椎动脉(VA)走行异常、存在血管扭曲的患者,颈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剥离或颈椎稳定性植骨后,血管扭曲及骨赘虽无改变,但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3)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星状神经节封闭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同时许多研究显示,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影响更为重要和关键。通过对颈椎横突孔的测量与对椎动脉的形态的观察,评价横突孔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形成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7,8] 。其方法为对1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例对照组人员作颈椎横突孔扫描、测量及孔径对比,并对其中107例及23例分别作了MRA及DCE-MRA检查。结果显示横突孔形态多样,有卵圆、圆形、逗点及三角形等,卵圆型,约占70%左右。病例组横突孔孔径与对照组孔径对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