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 正文
编号:10561407
http://www.100md.com
     岑景文 农绍友

    颈椎骨折脱位常合并脊髓损伤、高位截瘫,其后果是严重的。我们从1994年起,采用前路手术治疗了21例有脊髓损伤的病人,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9~5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车祸伤6例,墙土塌下压伤2例,硬物击伤1例。损伤平面:C3 2例,C4 9例,C5 6例,C6 4例。损伤类型:单纯骨折3例,暴裂型骨折4例,骨折脱位14例。其中新鲜损伤19例,都合并有高位截瘫,陈旧性损伤2例。以上病人CT或MRI均显示脊髓前方明显受压,主要是受损脱出的椎间盘,受压二节段的有3例。新鲜损伤的病人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术前使用甘露醇脱水及激素治疗。手术时间:伤后3 d内12例,1周内8例,2周内1例,其余2例在3周以后。

    1.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双肩垫软枕。头颈自然向后仰伸,颈后部垫一小枕,局部浸润麻醉,采用颈前路斜形切口,沿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分离,将颈动脉血管神经鞘牵至外侧,气管牵向内侧,纯性分离达椎体前筋膜,经C臂X线术中定位,证实病变处后,切开椎前筋膜,用环钻钻取病变椎间盘及其上下部分椎体。当环钻与钻芯一起转动时,将环钻、钻芯及骨芯一并取出,再用长柄角度刮匙,刮除椎体边缘,扩大减压,解除脊髓前方压迫,用稍大一号的环钻,在髂骨上钻取长约2 cm骨块,嵌入在病变椎体间,作椎体间融合。缝合椎前筋膜,术后常规放置胶片引流,继续维持颅骨牵引3周,术后静滴甘露醇及激素3 d。拆除颅骨牵引后用颈围保护。

    1.3 结果 19例病人得到8~24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按Frankel分级评定,17例神经功能较术前改善1级以上,其中5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全瘫病人,在术后第2天即出现感觉及肌力明显改善,住院6周,完全康复出院。2例仅有感觉方面部分恢复,死亡1例。死亡原因:合并呼吸中枢衰竭。

    2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脊髓损伤的进一步认识,发现颈椎受到外伤冲击时,颈硬膜脊髓承受复杂应力,其中压力主要局限于颈脊髓的前部,这些压迫因素可包括:骨折脱位时向后移位的伤椎后缘,挤压向后脱出的椎间盘,碎裂的骨碎片向后压迫,以及出血形成的血肿压迫。而在外伤性骨折中,颈椎间盘突出比较多见,且常压迫硬脊膜,是造成脊髓损伤原因之一。所以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稳定脊柱,为脊髓损伤后的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后路椎板切除,对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无明显减压作用,相反,可进一步加重病情。而前路手术,可直接清除脊髓前方的压迫物,减压比较彻底,切口小,出血少,且免除了后路手术对自身稳定的医源破坏。

    损伤后组织进行性缺血是引起脊髓继发损伤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损伤后产生的一些生物化学因子如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等代谢产物均对脊髓微血管有损害,进一步加重脊髓损伤。本组病人入院后均行短期甘露醇脱水及激素治疗,而激素主要是甲基强的松龙,激素不但可稳定细胞膜,维持创伤后溶酶体的完整性,而且可清除氧自由基等代谢产物,从而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促进功能恢复。而脱水治疗,可使组织出血及水肿减轻,减轻脊髓组织压力,改善微循环,有利脊髓的恢复。

    关于手术时机,作者认为,对于颈椎损伤合并完全性截瘫的患者,诊断明确,颈部CT或MRI证实脊髓前方受压,早日手术减压是恢复脊髓功能的有效措施。本组有12例在伤后3 d内进行减压,而这些患者入院后精神状态良好,呼吸、泌尿系统尚无感染,褥疮尚未发生,是手术的最佳时期。

    作者单位:岑景文 农绍友 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 518029

    广东医学

    GUANGDONG YIXUE

    1999年 第20卷 第5期 Vol.20 No.5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