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 正文
编号:10562467
http://www.100md.com
     朱宝恒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如延误诊断和治疗,将加重患儿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于1985年至1997年收治小儿肠套叠228例,其中52例延误诊断,占22.81%,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发病年龄6个月以内19例,7个月~1岁18例,1~2岁12例,2~3岁3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3岁,其中1岁以内发病37例,占71.15%,本组52例中48例发病24小时内在我院儿内科首诊。4例首诊在市郊乡镇医院,48小时后病情加重转我院儿内科就诊。误诊为急性菌痢6例(其中2例经化验确诊有菌痢),小儿秋腹泻4例,急性胃肠炎20例,上呼吸道感染18例,蛔虫性肠梗阻4例,52例均在发病48小时后请儿外科会诊,误 诊时间最长7天,平均56小时。

    1.2 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49例(94.23%),呕吐38例(73.08%),便血26例(50%),腹泻18例(34.62%),腹部包块18例(34.62%),发热咳嗽15例(28.85%)。

    1.3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有36例试行空气灌肠复位,29例复位成功,2例复位24小时后复发,1例出现肠穿孔;共23例手术整复,其中有8例行坏死肠段切除,52例均获治愈出院。

    2 讨论

    小儿急性肠套叠是导致婴幼儿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本组1岁以内发病37例,占71.15%。陈焕伟等报道29例中,1岁以内发病25例占有86%(1)。本病发病急,病情多变,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小儿查体不合作,加之儿内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是造成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本组52例中有48例24小时内首诊在我院儿内科,有些病例48小时内复诊1~2次,均未获确诊。本病临床上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血便及腹部包块四联征。本组52例中有阵发性哭闹49例占94.23%。38例有呕吐,占73.08%。单凭这两个症状不能诊断肠套叠,若加上便血或腹部包块即可诊断。本组出现便血26例,占50%,腹部包块每个病例都应存在,只是大小位置不同。本组触及包块只有18例占34.62%,从而造成一部分患儿延误诊断。因此我们体会,凡是哭闹不止的小儿,儿内科找不到病因,应及时请儿外科会诊或加强动态观察,耐心询问病史,掌握小儿腹部触诊要领,常规行直肠指检,这样可减少误诊率。

    出现肠套叠以外的病例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小儿急性肠套叠常继发于上感、肠炎,据统计约10%~30%的患儿起病 前有上感或肠炎病史(2)。本组18例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初诊为上感,占34.62%。1995年Jetten报告婴儿特发性肠套叠与腺病毒感染有关以来,不少学者加以研究报道。我国王慧贞等报告从肠套叠小儿淋巴及咽部分离出腺病毒(3)。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是否可合并肠系膜淋巴结产生病毒性炎症,诱发肠套叠应值得继续探讨。肠套叠亦可引起发热,是因为梗阻后4小时肠道细菌大量播散至肝、脾血流所致(4)。患上感、发热的小儿出现肠套相混淆的表现应引起我们警惕,因为两种病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诱发肠套叠,因此我们不能仅局限满足两病的诊断上。

    X线下空气灌肠,不仅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在非典型病例诊断不定时试行诊断性空气灌肠会减少误诊率。遗憾的是,本组在发病48小时内均未行诊断性空气灌肠,造成误诊。一旦明确诊断,则可试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此法一般认为用于病程不超过48小时的患儿。本组52例病程均超过48小时,我们选择36例试行空气灌肠有29例获成功,成功率达80%。过去强调病程长短,病程超过48小时后为空气灌肠所禁忌,而忽视了小儿病史的可靠性差的特点。我们认为结合小儿一般情况,如生命征平稳,腹软,无明显压痛及脱水征,病程超过48小时的病例,可试行空气灌肠复位。郭静贞等报道病程超过60小时17例,复位率达82.35%(5),比本组略高。但空气灌肠可造成肠穿孔和出现复位后复发现象。当肠套叠为复杂型或已经有肠坏死的情况下,如复位时不断加压,势必造成肠穿孔。本组有一例出现升结肠穿孔。我们同意压力在100mmHg以内,若复位无进展则应手术的观点(6),对于3个月以下婴儿因其壁菲薄且多复杂型(7),易招致肠坏死,故升压不宜超过80mmHg。发生在年长儿的肠套叠即使复位也应手术探查,有人报道70例中38例为器质性病变所致肠套叠,占54.3%(8)。本组有2例复位后24小时复发,出现症状再次来诊,门诊医师不够重视,只作一般处理,直至近50小时,再次来诊。复位后复发是常见的,江启俊等报告复发间隙时间甚短在9小时,复发率达12.6%(9),其原因是由于小儿回盲部发育未固定,移动性大所致,所以复位后再次出现症状应加以注意,以免再次延误诊治。

    作者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儿外科

    参考文献

    1 陈焕伟,杨 吉.小儿肠套叠29例误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1996;12(5):335

    2 王 果.小儿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23~224

    3 王慧贞,李明风,王 芳,等.小儿急性肠套叠与腺病毒感染.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8;9:156

    4 Deitch EA, Bridges WM, Ma JW, Obstrned, inteine as a reservoir for sysfeindges infection. J Surg(Am) 1990;159:384

    5 郭静贞,周其弘,陈 骏,等.婴儿肠套叠平分法的临床应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8;9:203

    6 黄奕宽,尹淑玲.复套型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5;6:279

    7 王忠荣,王德生,承大松,等.新生儿肠套叠的诊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0;11:70

    8 李明红,张道荣,李索林,等.儿童及少年期肠套叠70例报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4;15:365

    9 江启俊,陶文芳,王凤兰,等.小儿复发性肠套叠.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9;10:334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5期 Vol.21 No.5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