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0623175
“整体论”是中医药学的哲学基础--与何祚庥先生商榷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58期
论点一:“《易经》的……整体思维,其实是笼统思维。没有进行具体分析,就要去‘辨证’地综合。典型的例子,是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等等‘玄而又玄’的说法……”,论点二:“从
     李今庸 湖北省中医药学会

    2005年2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第三版刊载了何祚庥先生2004年10月14日在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对我国古代整体论思维和中医药学提出了他的论点。在此,我对他的一些论点提出不同看法:

     论点一:“《易经》的……整体思维,其实是笼统思维。没有进行具体分析,就要去‘辨证’地综合。典型的例子,是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等等‘玄而又玄’的说法……”

    所谓“笼统”者,乃“一切不分”之谓。既然一切不分,何有“草”、“木”、“鸟”、“兽”、“虫”、“鱼”、“土”、“石”之称?可见所说中国古代的“整体思维”为“笼统思维”是没有根据的。我们知道,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包括语言文字),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因而,研究我国古代的整体论思想,理所当然地要把它放到古代社会里去考查,用历史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深入到学术思想里面去,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也不能要求古人说出我们现在同样的话来。《周易·系辞下》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三才之道也”,《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礼记·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荀子·天论篇》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及“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春秋繁露·立元神》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文子·上仁》说:“食者,人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理,中用人力,是以群生以长,万物蕃殖,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蒸,以为民资”等等,无可辩驳地表明了我国古代在采取或论述任何事件时,都是把人放在天地自然一起去考虑的,体现了我国古代辩证思维的整体论思想,已被中外学者所公认。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建者、曾获诺贝尔奖的普里戈津1986年在《探索复杂性》一书中说:“中国文化具有一种远非消极的整体和谐。这种整体和谐是各种对抗过程间的复杂平衡造成的。”协同学的建立者、德国物理学家哈肯说:“中医却成功地应用了整体性思维来研究人体和防治疾病”。英国《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博士2001年10月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姜岩采访时说:“从原则上说,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西方科学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1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