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667949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孙亚清 李晓东 王丽君 陈玉波 孙亚清 李晓东 王丽君(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内科 110003);陈玉波(辽宁东港市第二医院)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 0 4 3
关键词: 期刊 zhxlscxzz 0 204 论著摘要 fur -->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QTd增加能预示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在特发性长QT综合征和心肌梗死患者,QTd增加是各种心律失常事件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预测指标。本文观察目的是明确QTd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以及QTd的预后意义。
资料和方法 选择1993年7月至1998年7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入选条件:①窦性心律,无束支阻滞;②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③左心室射血分数<0.45;④未长期应用可能影响QT间期的药物。QTd测量以QRS波的起点到以T波降支或其切线与等电位线交界处连测3个心动周期,取其均值,QTd=最长QT间期(QTmax )-最短QT间期(QTmin )。根据动态心电图,把室性心律失常区分为偶发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和阵发性非持续性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晚电位阳性标准:FQRS≥120 ms,LAS≥40 ms,RMS≤25μV,2项及2项以上为阳性。心律失常事件定义为心脏性猝死,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采用t检验,直线相关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QTd与血钾水平、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或类型无关;伴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QTd与没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QTd无差别[(60.0±24.3)ms;(65.5±26.7)ms,P>0.05],心室晚电位阳性与阴性患者的QT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6.7±26.9)ms;(65.0±28.7)ms,P>0.05]。此外QTd与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心胸比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无关。
120例患者5年随访中,30例死亡,26例死于心脏原因。其中19例死于心脏性猝死,7例出现自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5年病死率25%,心脏性死亡的病死率22%;死亡者的QTd明显高于存活者[(74.5±31.5)ms;(61.4±25.6)ms,P<0.05];猝死者的QTd明显高于存活者[(95.0±32.4)ms;(61.8±25.5)ms,P<0.01];因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死亡者的QTd明显高于存活者[(93.1±28.7)ms;(61.1±25.4)ms,P<0.01];同样在伴有心律失常事件的患者QTd也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事件的患者[(75.7±24.1)ms;(59.1±26.1)ms,P<0.05]。在120例患者中,QTd>80 ms病例的所有原因及心脏性原因的病死率有关,高于QTd<80 ms者,统计学差别无显著性。
讨论 本组结果表明,猝死及发生心律失常事件患者的QTd显著高于存活者及无心律失常事件者,QTd>80 ms与病死率和心律失常事件有关,QTd越大,其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机会越多。因此QTd可作为预测发生心律失常事件危险性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