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668316
我国心律失常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4期
我国心律失常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吴宁 孙瑞龙 刘霞 胡大一 戚文航 蒋文平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吴宁);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孙瑞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刘霞 戚文航);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蒋文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 27 4


    关键词: 期刊 zhxxgbzz 0 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专栏 fur -->


    

建国之初,在老一辈心脏病学家的引导和关注下,我国各大中城市推广了心电图学和心导管术等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技术。这些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为诊治心律失常和心电生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近年,我国医学生物工程人员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心电图的记录、分析及心电活动的标测,自制了动态心电图仪、标测系统等,对进一步普及和提高我国心律失常学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的心律失常学,尤其是近10~20年来进展迅速,在心律失常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发病机制等方面都做有大量工作。

一、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我国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指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方面做了许多临床试验,研究了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预后的影响。

    1.Ⅰ类药物: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口服Ⅰ类药物是美西律、普罗帕酮和莫雷西嗪。评定这三种最常用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国家“八五”攻关课题之一,是建国以来最大型的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随机临床试验[1] 。在历时5年中共完成非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治疗1403例,结果上述三药治疗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在60.4%~72.7%,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01),但各药之间相比无差异,而且未见有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导致的心脏事件,说明该药安全有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81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