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669640
心肌预缺血:一种内源性的心肌保护机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
     王云 张志卫 王云 (750004 银川,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张志卫 (内分泌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9 0 16 5


    关键词: 期刊 zhsywkzz 0 综述 fur -->


    

对缺血的心肌来说,尽早恢复血氧供应是抑制进行性细胞损伤的关键。但研究表明缺血心肌的再灌注可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心肌结构损害、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1] 。国内外学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防治做了广泛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结果远非满意[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一种心肌内源性的保护机制,称为心肌预缺血保护(ischemicpreconditioning),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2]

一、心肌预缺血现象

    心肌预缺血保护是指预先使心肌经历数次短暂缺血(不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可使其对随后较长时间的缺血和再灌注造成的损伤产生抵抗作用。这一适应性的保护反应首先由Murry等[3] 发现并报道。实验犬心肌局部经历数次短暂重复的缺血,预想将造成累积性的ATP消耗。但结果发现,经历首次缺血后,心肌ATP含量并没有随着后面数次缺血进一步减少,7条犬中6条没发生心肌梗死。这一结果与当时普遍接受的观点相矛盾,即重复缺血可造成心肌梗死。进一步实验发现,阻塞犬冠状动脉分支5分钟,接着开放5分钟,重复4次,然后经历40分钟缺血,结果心肌梗死面积只有对照组(没有经历4次预缺血)的2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