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相关资讯
编号:10773154
中西医各自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必然导致的体系区别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汪草原
     中医是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不可能像工业社会那样有精细的设备去观察研究物质,所以必然只能选择实践摸索——经验总结——哲理分析(包括取类比象及推测式的演义)——拟定出治疗方案——用于临床实践去检验——哲理性地分析推演而得出医疗观点——总结上升为学说而成为宏观的医学体系。

    而且这个反复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所形成的医学体系,至古自今已经历了三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即《黄帝内经》阶段(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伤寒论》阶段(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治法则)、《温病学》发展阶段(开辟了温病学,即西医所称的传染病学),并早在近代社会到来之前,就已经发展得相当完整了。而西医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走向了微观科学:还原性的结构分析——实验室检测——临床验证——数据统计——上升到理论的实证性微观医学。

    记得叶剑英将军有一首诗写到:“追科学,西方世界鞭先着,鞭先着,宏观在宇,微观在握。”叶老这里讲的追科学是指追现代科学,若要讲整个科学发展史的话,在宏观的把握上,笔者以为,西方科学工作者在整体上不见得就比我们中国科学工作者强;虽然西方现已有现代量子物理学开始涉及到宏观思维方面,但笔者以为它还只是初入宏观科学的门槛,连研究它的科学家都说到,若要学用或谈论宏观思维法,都还得向古老的中医学求学,“中国古代科学从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学习”。故此,笔者认为,若对叶老的诗稍作点改动,就能很贴切地来说明中医和西医之科学观的区别了:追科学,西医微观在手,中医宏观在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