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0707340
肺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
     肺性脑病是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易并发多系统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因此,掌握其护理要点,配合临床治疗,对抢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近3年来笔者共收治肺性脑病患者15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51~82岁,平均73岁。意识恍惚8例,昏迷7例;合并心衰9例,肾功能减退6例;合并2个以上器官损害5例,其中1例因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24h内死亡。

     2 护理体会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通畅是氧疗的前提,对清醒有咳嗽反射的患者应鼓励咳嗽、排痰,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叩背排痰。叩击背部时宜将指、掌卷曲呈覆碗状或呈环形,自胸部边缘向中部,自背下方向上方,有节奏地拍叩,力量要适中,注意手掌与患者背部之间应扣住空气,空气越多,叩击就越有效,以利协助痰液咳出。痰液黏稠者,可先行雾化吸入后再予以拍背排痰。对昏迷患者应及时吸痰,特别注意翻身前后吸痰,以防痰液潴留堵塞呼吸道。若痰液堵塞吸痰无效时,应迅速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品;已行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2.2 氧疗 给予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4%~28%)持续吸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缺氧,提高肺泡及动脉血氧分压。高浓度氧(>30%)有减低缺氧对呼吸兴奋的作用而进一步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因此禁用30%以上高浓度氧疗,以免加重病情。

    2.3 呼吸兴奋剂的使用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应用呼吸兴奋剂可有利于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减轻缺氧,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大剂量静滴呼吸兴奋剂时需观察呼吸频率及幅度的变化,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大汗、面肌抽搐或全身惊厥等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应马上减慢滴速,并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治疗肺性脑病的关键,应尽早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大量、联合、长期”的原则,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痰量及其性状,如痰量减少、浓稠痰变为白色泡沫痰,说明用药有效。

    2.5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观察处理 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的患者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都会产生酸中毒。代偿期呼吸性酸中毒只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即可恢复正常,而失代偿期可出现pH值降低,此时应及时补充碱性药物。有些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大量激素和利尿剂而出现代谢性碱中毒,患者腹胀、厌食、乏力、表情淡漠,严重者会出现躁动不安、精神错乱。这一状态可被原发病的症状掩盖而不被发觉,应注意区分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不同表现,及时做血气分析,以利于针对病因治疗。

    2.6 支持疗法 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通过消化道为机体提供营养素平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及电解质饮食。不能经口进食者(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应静脉补充营养,以保证机体的需要。

    2.7 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此类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因此有的患者因经济拮据而拒绝吸氧,有的则在恢复期不了解给氧浓度和方法的特殊性,往往自行加大或随便停用氧气,因比,应加强氧疗的监护,同时要把细微的心理护理做到患者需要之前,使患者身心愉快地接受治疗。

    总之,有效地护理对肺性脑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采取了有效护理,死亡率显著降低。

    (编辑川 夏)

    作者单位:255005山东淄博新华医院, http://www.100md.com(刘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