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师指南皮肤性病学分册
编号:10710448
第二十章 良性皮肤肿瘤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24日 《临床医师指南皮肤性病学分册》
     表皮痣

    表皮痣(epidermal naevi)又称单侧痣或线状表皮痣,为表皮细胞发育过度致表皮局限性发育异常所形成的良性肿瘤。

    【诊断】

    1. 常出生时即有或幼年发病,偶尔在10~20岁才出现皮损。

    2. 好发于躯干或肢体某处,多单侧分布。

    3. 皮损为淡黄色、褐色、棕黑色疣状增生,呈条状、斑片状。根据皮损形态及分布分为:

    限局型:皮损局限于某一部位,形态不规则,范围小;

    线状型:呈纵形性排列;

    系统型:较少见,皮损泛发全身,高起皮面,角化过度,呈污褐色如豪猪皮样,可伴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损害。

    4. 一般无任何症状,偶有剧痒。

    5.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见颗粒层增厚及柱状角化不全,基底层色素增多,但无痣细胞。

    【鉴别诊断】

    1. 皮脂腺痣:好发于头皮及面部,损害为高出皮面的淡黄色、褐色斑块,表面覆有油腻性痂。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大量成熟的皮脂腺。

    2.线状扁平苔癣: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呈条线状排列,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感;组织病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层带状浸润。

    3. 线状苔癣:起病突然,多发生于5~15岁儿童,粟粒大小的苔癣样丘疹呈条、线状排列,可沿血管或神经单侧分布,多在一年内自行消退。

    【治疗】

    小面积皮损可用CO2激光,冷冻治疗。

    对面积较大者,可手术切除或切除后植皮。

    黑头粉刺痣

    黑头粉刺痣(comedo naevus)又称痤疮样痣、毛囊角化痣,系毛囊局部发育异常所形成的肿瘤。特点为群集的黑头粉刺样丘疹。

    【诊断】

    1. 罕见,常见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

    2. 好发于任何部位,但面部、颈、上臂前胸、腹部多见,少数泛发。

    3.损害为群集粟粒大毛囊性丘疹,顶部中央有黑色角化过度的角质栓,类似黑头粉刺,整体观似桔皮。

    4.一般无自觉症状,如有继发感染,愈后留下疤痕。

    5.组织病理:毛囊口扩大,凹陷中央充满角质,类似扩张的毛囊,偶可发现残留的毛囊,皮脂腺减少。

    【鉴别诊断】

    需与萎缩性毛周围角化病鉴别,后者表现为红色微小的毛囊性丘疹,对称分布于颊部,伴网状萎缩,角质栓小而不明显。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小范围损害可冷冻,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

    有感染者抗感染治疗。

    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keratosis senborrheic)又称老年疣(verruca senilis),基底细胞乳头瘤(basal cell papilloma),是一种角朊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表皮良性肿瘤。多见于50岁左右的男性。有人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诊断】

    1.男性多见,好发于中年以后,随年龄增大而皮损增多。

    2. 皮损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部位。如面、颈、背部,也可发生于四肢、手背。

    3.早期损害为淡黄色或黄褐色扁平斑片,境界清楚,表面光滑,逐渐增大表面粗糙,覆以油腻性痂,揭去痂皮,面表呈乳头瘤样。

    4. 通常多发,数目不等,多达上百个。

    5.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

    6.病程缓慢,极少演变为基底细胞瘤。

    7.组织病理: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损害下端界限清楚。

    【鉴别诊断】

    1. 光化性角化病:多在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手背。损害为肤色或淡红色的扁平丘疹或结节,粟粒至蚕豆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干燥,质硬,上覆粘着性棕黄、黑色鳞屑,鳞屑不易剥离,若用力去除,基底易出血。

    2. 扁平疣:好发于面、手背等暴露部位为粟粒至黄豆大小肤色。褐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可找到串珠状排列的损害。

    3. 恶性黑素瘤:(详见血管角皮瘤鉴别)。

    4. 色素性基底细胞瘤:初发为针头至黄豆大肤色或红色蜡样结节,伴以毛细血管扩张,中心易溃破,边缘卷起。多发生于面部,如眶周、鼻翼和颊部等处。组织病理可鉴别。

    【治疗】

    1. 一般不需治疗,有碍美容者可采用染料脉冲激光、冷冻等治疗。

    2. 局部治疗:可外搽维生素E霜,维A酸霜。

    3.避免日光照射,如外出可涂防晒霜,3~5%氢醌霜。

    皮角

    皮角(cutaneous horn)为局限性、角质增厚的角样赘生物,可考虑为光线性角化病的增生型、多发生于脂溢性角化病等的基础上。

    【诊断】

    1.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40岁以上,尤以老年人多见。

    2. 多见于暴露部位,如头皮、面、颈前臂及手背等处,偶见眼睑、龟头。

    3. 损害为大小不等似羊角样的锥形或圆柱形角质增生物,表面光滑或粗糙,基底潮红,呈淡褐或黑褐色。

    4.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可发生恶变。

    5.组织病理变化主要为原发病变组织象,变性明显的过度角化、角质增生。

    【治疗】

    CO2激光切除。

    手术治疗,并送病检,如有恶变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角化棘皮瘤

    角化棘皮病(keratoacanthoma)是一种临床和病理上类似鳞状上皮癌的良性自愈性皮肤假性肿瘤。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日光照射、职业性接触焦油类物质,外伤等综合因素作用有关。多发性可能于遗传有关。

    【诊断】

    1.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尤以50~70岁多见。

    2. 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90%以上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面。手背、颈、前臂。

    根据临床表现分三型:

    ⑴ 单发型:主要发生于暴露部位,面中部、口唇、手背、前臂伸侧,损害为坚实半球形结节,表面光滑,呈淡红色或肤色、中央略凹陷,呈火山口样,充以角质栓,基底呈乳头瘤样发展较快,在数周内可增大至1~2cm,一般半年内自行消退。留有轻度凹陷的色减斑。

    ⑵ 多发型:少见,多见于20~30岁青壮年男性,偶有家族史。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甚至粘膜,其皮损形态与孤立型相似,但角质栓不如前者明显,自愈倾向随病程延长而减少。

    ⑶ 发疹型:罕见,皮损广泛分布,初为红色坚实丘疹,迅速扩大为半球形,圆形1cm~2cm大小结节,中央有一角质栓,类似传染性软疣,边缘红晕,伴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达一定限度可自行消退,留有凹陷性瘢痕及色沉斑。但也有长达3年以上不消退者,尤其是老年人。病程大致分为生长期、稳定期、消退期。

    3.组织病理:表皮、真皮凹陷如火山口样,中央充满角质栓,底部表皮增生,不典型细胞、有丝分裂和鳞状涡,可见个别角化不良细胞。两侧表皮如唇状或拱壁状。

    【鉴别诊断】

    1. 鳞状上皮癌:皮损好发于面部,为针头至黄豆大小淡黄色斑或结节,中央有刺状角化,易溃破形成溃疡,基底硬,边缘隆起呈菜花状,恶臭。病理可鉴别。

    2. 传染性软疣:参见化脓性肉芽肿。

    3. 寻常疣:多见于手指、手背、足、甲缘处,单个或多个绿豆至蚕豆大小角化性赘生物,表面干燥、粗糙、质硬,呈褐色或污黄色。

    1.日光角化疹:参见脂溢性角化病。

    【治疗】

    单发型可采用外科切除、局部化疗及放射、CO2激光等治疗。多发型视病情处理。本病属良性肿瘤,可自然消退,但应与鳞癌严格鉴别。

    表皮囊肿

    表皮囊肿(epidermal cyst)又名角质囊肿(keratin cyst),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大多由胚胎异位,也可因外伤。

    【诊断】

    1.好发于青年。男女无性别差异。

    2.多见于头皮、面、颈部及躯干。

    3. 损害为0.5~5cm大小的坚实、孤立的表皮结节,与皮肤粘连,正常肤色,单个或数个。

    4. 一般无自觉症状,若继发感染则红肿痛,破溃流出粘稠物。

    5.组织病理:囊壁由表皮构成,囊内充满多层排列的角质。

    【鉴别诊断】

    1. 脂肪瘤:为皮下局限性肿块,球形或分叶状、质软、与皮肤无粘连,可推动,发展缓慢。多见与肩、臂、颈、臀部。

    2.神经纤维瘤:自幼发生,为黄豆至核桃大半球形、空泡样疝状物,触柔软,可用指尖将瘤顶压入瘤内,压力去除后可复原。有咖啡斑或雀斑样损害。

    3. 多发性脂囊瘤:好发于胸前、腋下或四肢屈侧,皮损为针帽头至黄豆大小淡黄色或淡兰色球形结节,质中等硬,表面可见针头大小灰兰色或黑色开口,挤压有乳酪样物质、有臭味。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若有感染,可选用抗生素。

    CO2激光治疗:常规消毒,局麻顶部打一小孔,挤出内容物,将囊壁夹除干净。

    粟丘疹

    粟丘疹(milium)又称白色痤疮(acne albida)或粟丘疹白色苔癣。发生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其病因:① 未发育的皮脂腺形成。② 继发炎性与损伤汗管有关。

    【诊断】

    1.男女均可发病。原发性多见于女性,好发于眼睑、额和颊。继发性多见擦伤部位。

    2.损害为散在的针头至粟粒大小乳白色或淡黄色坚实丘疹,似米粒埋于皮内,不融合,不溃破。无自觉症状,很少自行消退。

    3.组织病理: 真皮浅层示表皮样囊肿,囊腔由排列成同心圆的角质细胞充填,囊壁由多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

    【鉴别诊断】

    1. 汗管瘤:大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下眼睑、前额,为扁平粟粒大小丘疹,呈肤色,表面有蜡样光泽。病理可区分。

    2. 毛发上皮瘤:好发于面部、为针头至黄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黄色或粉红色透明坚实结节,中央有凹陷,遗传型幼年发病,孤立型好发于老年人。

    【治疗】

    本病属良性,一般不需治疗,如美容需要,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消毒针头跳出粉刺样物即可。

    毛鞘囊肿

    毛鞘囊肿(trichilemmal cyst)又名毛发囊肿(pilar cyst),是一种多发性遗传性囊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诊断】

    1. 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见于成年人。

    2. 90%以上发生于头皮。

    3. 皮损为圆形坚硬结节,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可移动,常为多发。

    4.病程缓慢,若继发感染可压痛,破溃预后留瘢痕。

    5.组织病理:囊壁由上皮细胞组成,无细胞间桥,无透明颗粒,囊内容物为均一性嗜酸性物质,可见胆固醇裂隙,约25%囊肿见钙化点,囊壁破裂可产生异物巨细胞反应。

    【治疗】

    1. 通常手术切除,如不彻底易反复。

    2. 小损害可采用CO2激光治疗。

    阴茎中线囊肿

    阴茎中线囊肿(median raphe cyst of the penis)系男性生殖器发育缺陷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

    【诊断】

    1. 常见于青年人。

    2. 皮损主要发于龟头、阴茎腹侧。

    3. 单个直径数毫米大小的结节,呈正常肤色或粉红色。

    4. 组织病理:囊壁内衬以1~4层复层柱状上皮细胞,部分上皮细胞浆透明,少数找到粘液细胞。

    【鉴别诊断】

    阴茎大汗腺囊腺瘤:为半球形单叶或分叶状半透明结节,表面光滑,囊性损害,呈灰色或灰蓝色,从囊肿内可抽出有色素的液体。

    【治疗】

    手术切除。

    毛发上皮瘤

    毛发上皮瘤(thichoepithelioma)又名良性囊性上皮瘤(thixhoepithloma papulosnm multipex)、多发性丘疹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popular trichoepithelioma)或囊性腺样上皮瘤(epithelioma adenoides cysticum),来源于多能的基底样细胞向毛发结构方向分化的肿瘤,其分化程度较基底细胞高,呈显性遗传。

    【诊断】

    1. 通常发生于20岁以前,女性多见,好发于面部。

    2. 临床上分两型:

    多发型:幼年开始发病,青春发育期加重;皮损常分布于面部,尤其是鼻旁两侧,额部、眼睑、上唇;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球形或卵圆形坚实有透明感的结节,中央略凹陷,肤色或粉红色,少许毛细血管扩张,极少溃破,偶有轻痒或烧灼感。

    单发型:好发于20~30岁成人,少见。80%以上发生于面部,常为单个,偶见数个直径常小于2cm坚实性结节,无自觉症状。

    3.组织病理:示由向毛乳头、毛球分化的基底样细胞团和纤维性间质组织,较多特殊的角质囊肿。

    【鉴别诊断】

    1. 汗管瘤:(详见粟丘疹鉴别)

    2. 结节性硬化病:鼻唇沟、颊下、颈部散在呈桔红黄色的丘疹和毛细血管扩张油性分泌物多,智力发育低下或有癫痫临床表现。

    3. 基底细胞瘤:(详见脂溢性角化鉴别)

    【治疗】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单个损害可采用CO2激光或电灼及液氮冷冻去除皮损。有癫痫样发作则抗癫痫治疗。

    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naevus sebaceous)又名先天性皮脂腺增生(congenital sebaceousglandhyperplasia),皮脂腺错构瘤(sebaceousglandhamrtoma),是一种发育异常的表皮、真皮及表皮附属器所构成的器官样痣,常以皮脂腺增生为主。来源于原始上皮胚芽。

    【诊断】

    1. 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发皮疹,偶见于成人。

    2. 好发于头皮及面部。

    3. 损害为略高出皮面的淡黄至褐黄色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表面光滑或覆油腻物,无毛发,青春期损害可呈疣状、结节状或乳头状增殖。

    4.少数病人可伴发乳头汗管囊腺瘤、皮脂腺上皮瘤、大汗腺囊腺瘤等。最常见的是汗管瘤。

    5.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浅层大量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皮脂腺、毛囊发育不成熟或缺如,约2/3患者真皮可见大汗腺异位。

    【鉴别诊断】

    1.疣状痣:损害为淡褐。黑色疣状增生、呈条状排列,表面角化粗糙。

    2. 幼年黄色瘤:又称痣样黄瘤,为圆形、卵圆形丘疹、结节、高出皮面、境界清楚,呈黄红或棕色,损害单个或数百个,成批出现、不规则分布于头、面、躯干、少数病人可伴内脏损害。组织病理可鉴别。

    3. 幼年黑色素瘤:表现为单一粉红、褐红色1~2cm坚实结节、表面光滑或疣状隆起外伤后易出血。

    4. 肥大细胞增生症:可累及其它器官,但主要侵犯皮肤、皮损为卵圆形的斑块、境界清楚、呈粉红或棕黑色,高出皮面,似桔皮样,硬如橡皮,伴有痒感,在损害处摩擦可发生风团,大部分青春期可消退。

    5.乳头汗管囊腺瘤:好发于头面部,损害为单个丘疹或斑块,顶圆或呈脐状,有一定组织病理特征。

    【治疗】

    采用液氮冷冻或CO2激光治疗为佳。

    个别亦可手术切除。

    结缔组织痣

    结缔组织痣(connective tissne naevi)又名毛囊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dystrophie elastique folliculaire),青年弹力瘤(juvenile elastoma),属真皮结缔组织发育不良。属一种错构瘤或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诊断】

    1. 罕见,多见于幼儿,亦可在儿童或青年发病者。

    2. 病程发展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个别有痒感。

    3. 皮损为丘疹、结节、斑块混合等四型。

    ① 丘疹型: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发病,丘疹为1~10mm大小呈肤色或象牙色、簇集呈带状或线状排列,多不对称,好发于躯干,胸背部。

    ② 结节型:好发于5~10岁的儿童,损害为结节,呈肤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触之有橡皮样感,可伴骨脆性钙化,主要发于腹、臀部及小腿。

    ③ 鲨鱼皮样斑块型:发于幼年,常见腰部,骶部不对称分布的卵圆形5cm~10cm大小呈肤色或淡黄色斑块、质软、表皮皱起、不规则、似鲨鱼皮。

    ④ 混合型:有丘疹、结节、斑块组成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呈象牙、黄色或肤色,有的念珠状或网状。

    5.组织病理:真皮中,下部胶原纤维增生,均质化、弹力纤维增加,常融合成团块。

    【鉴别诊断】

    弹力纤维假黄疣:主要发生于颈和腋下,呈黄色,或菱形黄色斑,似皱纹绸样、皮革样,鹅卵石样外观。可有眼和心血管损害。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若损害较大者或反复破溃形成溃疡者,可行激光,冷冻或手术治疗。

    多发性脂囊瘤

    多发性脂囊瘤(steatocystoma multiplex)又名多发皮脂囊瘤(multipls sebaceous cyst),系皮脂腺口受阻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认为是一种错构瘤,常有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诊断】

    1. 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偶见儿童。

    2. 皮损多在胸骨中、下部、亦见头颈部、阴囊等处。

    3. 皮损直径为1~20cm大小多发性半球形隆起的皮内结节,呈淡黄色或淡蓝色,质地中等,表面光滑,可挤出油脂样物质。

    4. 病程缓慢,多年不变,通常无自觉症状,伴继发感染者则红肿疼痛。

    【病理】

    囊肿位于真皮中部,囊壁由数层上皮细胞组成,基层细胞排列呈栅状,内层为薄而致密的角质层,不规则伸向囊腔。

    【鉴别诊断】

    1. 表皮囊肿:好发于头、颈等处为圆形隆起性0.5~5cm大小不等囊性结节,肤色,坚韧而有弹性,组织病理象可区分。

    2.皮样囊肿:位于真皮或皮下的坚实结节,约1~2cm,不与组织粘连,组织病理示囊壁内有毛囊、皮脂腺和小汗腺,囊内含脂质、毛发等。

    3.gardner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皮肤软组织多发性肿瘤、肠道息肉和骨良性肿瘤。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较大损害可考虑激光或手术切除。

    汗管瘤

    汗管瘤(syringoma)又称汗管囊腺瘤(syringocystadenoma),管状汗腺瘤(syringo-hidroadenoma)等,系一种向小汗腺表皮内导管分化的肿瘤。认为与内分泌有关,亦有家族倾向。

    【诊断】

    1. 可发生任何年龄,青春期后的女性多见。

    2. 皮损主要发生于眼睑周围,颊上部、前额、颈。而前胸及外生殖器部位亦可发生。

    3. 表现为数个或数十个,直径2~3mm大小半球形呈肤色、黄褐色或淡红色丘疹,表面似有蜡样光泽,密集分布而不融合。

    4. 多无自觉症状,病程缓慢。

    5.病理变化:真皮浅层见嗜碱性上皮细胞索和囊状导管。团块呈囊肿样小腔,囊内见嗜酸性胶样物质,其特征是一端呈导管状,另一端为实体条索,形如"逗号"或蝌蚪状。

    【鉴别诊断】

    1. 扁平疣:详见"脂溢性角化"。

    2. 毛发上皮瘤:详见"粟丘疹"。

    3. 粟丘疹:损害为针头至粟粒大小白色、黄白色坚实丘疹,挤之有白色米粒样物。好发眼睑、额及颧部。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采用电解,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有较好效果或冷冻治疗。

    皮肤纤维瘤

    皮肤纤维瘤(dermatofibroma)又名组织细胞瘤(histiocytoma),结节性表皮下纤维化(nodular subepidermal fibrosis),系良性真皮内结节,属一种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20%病例有外伤史或昆虫叮咬史。

    【诊断】

    1. 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成人。

    2. 皮损好发于四肢、肩、背、尤其是小腿。

    3. 损害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呈肤色,棕褐色或淡红色扁球形坚实所丘疹或结节,与皮肤粘连,表面光滑。局部有轻度的瘙痒或刺痛。

    4.病理变化:分为纤维型: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排列成旋涡状;细胞型: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间杂炎性细胞。组织细胞内含有脂质及含铁血黄素,晚期纤维化。

    【鉴别诊断】

    1. 纤维肉瘤:为皮下不规则肿块,质硬,肿块迅速增大,呈紫红色,逐渐破溃。瘤细胞核呈异型性。

    2.瘢痕疙瘩:常继发于外伤,手术后,化脓性损害预后,局部发生斑块伴疼痛,表面光滑,失去正常纹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3. 结节性黄疣:皮疹为扁平或圆形隆起性结节,黄色或桔黄色,质硬,有融合倾向,好发四肢关节伸侧面。

    4. 皮肤平滑肌瘤:好发于下肢,呈球形结节,略高于皮面,呈青紫色,阵发性刺痛,尤以寒冷刺激为明显。

    【治疗】

    本病属良性,不需治疗,若有症状可液氮冷冻,CO2激光或手术治疗。

    皮损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曲安舒松A混悬液,每7~10天1次,共3~4次。

    软纤维瘤

    软纤维瘤(soft fibroma)又名皮赘(skin tag),系一种有蒂的良性肿瘤,属纤维组织增生的赘生物。

    【诊断】

    1. 多见中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

    2.皮损主要发生于颈、胸背部,亦见腹股沟、腋窝。

    3.常为针帽头至绿豆大小柔软的赘生物,通常有蒂,呈肤色或淡褐色。

    4.病理变化:示真皮乳头瘤样增生,胶原纤维疏松,毛细血管和中央处有成熟脂肪细胞。

    【鉴别诊断】

    1.丝状疣:为寻常疣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眼睑、颈项部,皮损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肤色或棕褐色。

    2.疣状表皮结构不良:自幼发病,损害为粟粒至黄豆大小扁平丘疹,呈暗红色、紫红色或褐色,好发面、颈、躯干、四肢。面和手部的皮疹类似扁平疣,质硬,常合并掌跖角化、雀斑样痣及智力障碍。

    弹力纤维假黄瘤

    弹力纤维假黄瘤(pseudoxanthoma elasticum)是一种与显性或隐性遗传有关的弹力纤维异常的系统性疾病,可侵犯人体的各器官。损害主要发生于皮肤粘膜眼和心血管系统,而表现相应的症状。

    【诊断】

    弹力纤维假黄瘤主要发生于皮肤、粘膜、视网膜和心血管系统,三者可同时出现或单独或先后发生。

    1. 皮肤粘膜损害:发生于儿童或青春期,少数发生于成年。损害为粟粒、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淡黄色质软的丘疹,呈皱绸样或皮革样外观,排列呈网状,线 状或融合成片状。好发于颈、腋下、腹内侧、腹股沟、胫前、腕部,唇内侧、颊粘膜、肛门、阴道粘膜亦可累及,对称分布,无任何自觉症状。

    2. 眼损害:眼底乳头出现放射状排列的青灰色、苍白色血管样纹,70%有血管样纹的病例中心视觉消失,少数病人伴眼底出血,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甚至失明。

    3. 心血管损害:成年前无明显症状,偶发生间歇性跛行。30岁以后动脉中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血脂中胆固醇、脂肪酸增高。常伴高血压和循环紊乱。

    4.病理变化:变化为真皮中,下1/3处弹力纤维变性、肿胀、断裂、甚至不规则碎片或颗粒状,并有钙质沉着,弹力纤维变性明显时可有吞噬细胞和巨细胞反应。

    【鉴别诊断】

    病理应与日光性弹力纤维瘤鉴别。

    【治疗】

    1. 无特殊治疗,皮损明显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2. 眼、心血管症状则对症处理,如维生素E 100mg.1天3次。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keloid)是在皮肤创伤或感染后由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的一种超常范围的表现,有人认为与个体特异素质和遗传有关。

    【诊断】

    1. 发生于任何年龄,常有外伤、手术、感染史。

    2. 皮损好发于上胸部,特别是胸骨部,其次为头皮、肩胛、面颈部。

    3. 初发皮损为粉红色,坚实的丘疹或索状物,逐渐扩大呈圆形,不规则形,有的呈蟹足状发展。表面光滑,失去正常皮纹,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4. 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或灼痛。

    5.组织病理:真皮内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杂乱排列成旋涡或结节状,皮肤附属器萎缩,表皮变薄。

    【鉴别诊断】

    1.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均系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两者仅程度上的差异,前者在皮肤创伤一月内发生淡红或鲜红色隆起性斑块,伴毛细血管扩张,形成不规则外观,持续1年后停止发展,逐渐变软。

    2. 皮肤纤维瘤:无外伤、手术、感染史。

    【治疗】

    1.避免各种外伤手术。

    2.手术切除加放射治疗。手术切除后第三天即行放射治疗(浅层X线、同位素)。切忌单纯手术切除。以免疤痕再复发。

    3.封闭治疗、皮损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曲安缩松A混悬液、每周1次、连续注射4~5次。

    4.音频电疗:具有消肿、镇痛及促进疤痕组织吸收等作用。

    5.细小瘢痕疙瘩可行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有一定效果。

    血管瘤

    血管瘤(hemangioma)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

    【诊断】

    1.常见于出生或出生不久的婴幼儿。

    2.好发于头、面和后颈部。

    3.临床上分为四型:

    ⑴ 鲜红斑痣(naevus flammeus)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常在出生或出生不久发生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不高出皮面,压之易退色。形态不规则,境界清楚。多见于枕后、鼻梁、前额、眉间,部分病例1岁左右自行消退。

    ⑵ 单纯性血管瘤(hemangioma simplex),又称草莓状血管痣。出生后1~2月内出现,表现为鲜红色、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小肿块,质软、表面光滑、似草莓样,压之退色。好发于头面部和躯干,四肢也可发生,1岁内生长迅速。

    ⑶ 海绵状血管瘤(hemangioma cavernosum),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好发于头、面部,亦可累及他处。损害为隆起性质地柔软而有弹性肿块。呈淡蓝色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如海绵状。肿瘤较大时可影响或压迫邻近器官。

    海绵状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和紫癜者,则称为kasabach-merritt综合症。

    ⑷ 混合型血管瘤:两种类型的血管瘤同时存在,但以某一型为主。一般草莓状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多见。

    4.病理变化:鲜红斑痣为真皮上、中部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小、排列不规则,无内皮细胞增生;单纯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孢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多层排列,管腔变小而不清楚,以后发生纤维化;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内可见大而薄的不规则的血管窦,形状不一,衬以单层内皮细胞,其外膜增厚,由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组成。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病史诊断不难,而深在海绵状血管瘤需手术或活检才能确诊。

    【治疗】

    根据肿瘤的类别、形态、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 硬化剂:适用于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常用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针和高糖盐注射剂。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2~3次即可。

    2. 放射治疗:适用于单纯性血管瘤。部分鲜红斑痣也有效。

    3. 激光治疗:有脉冲染料激光和铜蒸汽激光等。适用于鲜红斑痣。损伤小,瘢痕发生率低,但价格昂贵。

    4. 放射介入疗法:适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5. 冷冻疗法:现在应用少。因瘢痕形成或治疗不彻底。

    血管球瘤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是起源于正常血管球或其他动静脉吻合处的一种血管错构瘤,可单发或多发,病因不明、有家族倾向。

    【诊断】

    1.单发者:多见于儿童,好发于手指,尤其是甲下,占25%,为绿豆大小的紫蓝色或蓝红色结节,质硬或柔软,常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暴露于冷环境中更为明显,X线检查示指骨末端孤状凹陷。

    2.多发者:罕见,多见于男性儿童,约26%发生于15岁以前,损害数个或数十个,疼痛的轻重不等,皮损与单发者表现相同。又可分为两型:局限型:皮损可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数个结节,但以下肢多见;泛发型:皮损可散在泛发全身体表,为蓝红色,肤色扁平或球形损害,可累及内脏。伴有血小板减少症。

    3.病理变化:单发者与多发者局限型病理改变相似。瘤内由内皮细胞排列的血管腔周围绕以多层排列整齐的血管球细胞形成包膜;泛发型,无结缔组织包膜,类似于海绵状血管瘤。

    【鉴别诊断】

    1. 蓝痣:自幼发病,皮损为灰蓝色,深蓝色斑块或圆形、椭圆形结节,质硬,边界清楚,很少恶变,好发于臀部、手足背部。无疼痛。

    2. 皮肤纤维瘤:好发于肩、背、臀、股部。损害为单个绿豆大小半球形结节,略高出皮面,质硬、呈肤色,淡黄或淡红色,与皮肤粘连,但可移动,轻度刺痛或瘙痒。

    3. 神径鞘瘤:直径约2~4cm单个圆形柔软肿块,沿神经走向分布,通常无自觉症状,好发于头、颈、躯干、上肢以屈侧为多。活检可确诊。

    4.甲下黑色素瘤:病变位于甲床和指甲,为颜色深浅不一的纵行色素带。

    【治疗】

    1.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切除不彻底易复发。

    2. 用氩离子激光、CO2激光治疗多发性血管球瘤,有一定效果。

    3. 有报告采用甲板开窗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血管球瘤曾获成功。

    血管角化瘤

    血管角化瘤(angiokeratoma)为血管瘤的角化型,临床上分为肢端型、阴囊型、丘疹型、限界型和泛发型五型而泛发型属遗传性代谢障碍性疾病。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 肢端型血管角化瘤:又称冻伤样痣,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多见,多有冻疮和冻伤史。主要表现于手指背面及侧面和足趾背面及肘膝部,为紫红色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斑丘疹,表面角化粗糙或呈疣状,可单发、多发、散在或群集分布,外伤后易出血。一般无自觉症状。

    2. 阴囊型血管角化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阴囊、龟头,有时可见阴唇,损害为散在或群集紫红、暗红色小丘疹、角化、表面光滑,轻度疣状改变,抓破后易出血,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3.限型血管角化瘤:出生时即有或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小腿、足部、损害为紫红,蓝黑色丘疹、结节,表面角化增厚呈疣状,多聚集成不规则形或线型斑块。此型可与阴囊型血管角皮瘤并发。

    4.丘疹性血管角化瘤:多发生于青年人,皮损常为单个,亦可为多个,丘疹或结节。早期损害为鲜红色、质软,以后变为淡蓝色甚至紫黑色,表面角化过度、质硬。

    5. 弥漫性体部血管角皮瘤:是一种性联隐性遗传的全身性疾病,多发男性,是糖脂类积聚在皮肤及内脏所致。具有特征性皮疹和伴有血管运动障碍,心血管及肾脏损害。

    ⑴ 皮肤损害:四肢尤其是下肢广泛分布的血管角皮瘤样皮损,皮肤干燥、毛发稀少。

    ⑵ 内脏损害:眼底血管不正常,角膜混浊;心脏扩大、血压增高;肾功能不全,尿常规有蛋白、红细胞;病人往往40岁以前死于心血管疾病或尿毒症。

    (二)病理变化

    前三型病理相同,真皮乳头内有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渗出血液而形成的含铁血黄素,血管壁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弹力纤维断裂,棘层不规则增厚,角化过度。丘疹型者则还可见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也有毛细血管扩展、充血,内皮细胞增生,甚至为海绵状血管瘤。后一型为血管扩张,管壁细胞空泡化,乳头层的毛细血管扩大成充满血液的腔隙,周围角化过度,尿液内含糖脂质。

    【鉴别诊断】

    1. 血管瘤(丛状血管瘤):系先天性动静脉瘘,瘤体表面见扭曲呈蚯蚓状或蔓状血管团,呈肤色或紫红色,皮温增高,可压缩,去除压力后可复原,发生于四肢者可使患肢增粗。

    2. 脂溢性角化症:好发于面部,手背,损害为圆形、椭圆形,境界清楚,略高出皮面的黑褐色或淡褐色斑,表面粗糙,轻度角化,多见老年人。

    3. 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中老年人,好发于头颈、足及外阴,约半数以上发生于原色素痣处,损害为黑色结节,逐渐发展成蕈样或菜花状,易溃破出血,周围红晕或卫星状损害,早期沿淋巴管发生转移。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采用CO2激光、液氮冷冻、电解疗法去除皮损。

    弥漫性体部血管角化瘤预后差,常死于脑血管意外或尿毒症。可试用输血浆,补充酶等疗法,可缓解症状。

    化脓性肉芽肿

    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granuloma)是由新生血管组成的一种后天性良性结节状肿瘤,好发于容易外伤的暴露部位,生长迅速,易出血。

    【诊断】

    好发于暴露部位,如手指、头面部、口唇、躯干上部。损害初为帽针头大红色斑丘疹,逐渐发展至绿豆、黄豆或更大隆起性结节,常有蒂,呈鲜红、暗红或呈黑色,表面光滑,酷似血管痣,无自觉症状。生长迅速,达到一定程度后则保持静止状态,轻微外伤可出血不止。

    病理变化:真皮内疏松结缔组织间质围绕许多内皮结构,可见管腔形成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肿瘤与下方组织分界清楚。

    【鉴别诊断】

    1. 传染性软疣:好发于躯干、颈部,为半球形绿豆至黄豆大小结节,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呈脐窝状,多见青少年。

    2. 脂溢性角化症:参见血管角皮瘤鉴别。

    3. 黑色素瘤:参见血管角皮瘤鉴别诊断。

    4. 基底细胞瘤:皮损为针头至黄豆大小黄红色结节,表面呈蜡样光泽,并覆有鳞屑,中央有钉刺状角化,逐渐形成侵蚀性溃疡,边缘高起,基底硬,呈乳头或菜花状。病理可鉴别。

    5. 角化棘皮瘤:为淡红或肤色半球形坚实结节,中央呈火山口样凹陷,其充以角质栓,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病理有特异性改变。

    【治疗】

    一般可电解、冷冻或CO2激光治疗。

    囊性或海绵状行手术切除。

    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系淋巴管过度增生和畸形或发育障碍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

    【诊断】

    1.临床上分为三型

    ⑴ 单纯性淋巴管瘤:全身各部位均可累及,但多见于头顶、上肢的皮肤和粘膜(唇、舌和颊部)。皮损为针头至豌豆大小的群集张力性水疱,疱内容物为半透明或乳白色,有时带血性,表皮增生常呈疣状。位置较深,若发生于舌部可表现为巨舌、巨唇。

    ⑵ 海绵状淋巴管瘤:最常见的一种,损害为单个或多个绿豆至核桃大小、质软、有波动感,境界不清,似海绵状肿块。好发于面部,腋窝及上肢。

    ⑶ 囊性淋巴管瘤:好发于颈、腋窝、肩部,尤其是颈后三角表现为弥漫性肿胀,柔软而有波动感囊性肿块。呈淡蓝色或淡黄色。

    一般发展缓慢,发展至一定程度不再发展,但无自然消退倾向。

    2.病理变化:淋巴管增生,扩张腔隙由内皮细胞排列而成,内含淋巴液,周围有增厚的结缔组织。

    【治疗】

    单纯性淋巴管瘤,浅表性损害可采用Co2激光,液氮冷冻,电解疗法治疗。

    囊性或海绵状行手术切除,但不易切除干净。放射介入疗法有一定效果。

    脂肪瘤

    脂肪瘤(lipoma)系成熟脂肪细胞所组成的良性肿瘤。主要见于成人,特别是中年。

    【诊断】

    国外女性多见,男女之比1:2~1:3,国内男性多见,约为女性5倍。

    发生于任何年龄,但30~40岁的中年人最多。好发于颈、肩、背部、腰部及臀部。皮损为单个或多个质地柔软的扁球形、分叶状或蒂状皮下肿块,与表皮无粘连,可移动,正常肤色。发展缓慢,发展到一定程度停止生长,常无自觉症状。极少数可发生钙化、坏死、液化或萎缩。

    病理变化:肿瘤主要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偶见少数脂肪母细胞,血管少,有时可见灶性钙化及粘液变性。

    【鉴别诊断】

    1.皮脂腺囊肿:为表皮内结节,质较硬,无分叶现象,与表皮粘连,有时可挤出乳酪样物。

    2.纤维肉瘤:为深在单发局限性硬结节,表面可发生萎缩,色素沉着及破溃,病理可确诊。

    3.血管脂肪瘤:损害为圆球形或分叶状结节,绿豆至鸽蛋大小,略高出皮面,质软,边界清楚,坚韧而有弹性,扪之有囊样感,单个或多个发生,约1 3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乏力,疲倦及明显腰酸感。病理组织可区分。

    【治疗】

    本病属良性肿瘤,一般不需治疗。如生长过大,影响功能活动者则可手术切除。

    皮肤平滑肌瘤

    皮肤平滑肌瘤(leiomyoma cutis)是由皮肤立毛肌或血管壁平滑肌组成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

    【诊断】

    临床分三型:

    1. 单发性血管平滑肌瘤。(起源于血管平滑肌)。

    ⑴ 多见于中年女性。

    ⑵ 好发于下肢,尤其是小腿屈侧,亦可发生前臂和手指。

    ⑶ 损害为单个,小于1cm大小肤色或紫红色皮下结节,呈球形,质硬。

    ⑷ 常有阵发刺痛或烧灼感,因寒冷、压迫、运动、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

    2. 单发性生殖器平滑肌瘤

    ⑴ 好发于阴囊、大阴唇及乳头。

    ⑵损害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活动的坚实皮下结节,可移动,表面呈肤色,淡红色或青色。

    ⑶早期自觉症状轻,日久后可有阵发性疼痛。

    3.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⑴ 男性多见,大多发生20岁以前。

    ⑵ 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高出皮面的粉红色、褐色、紫蓝色坚实性结节,簇集成片。

    ⑶ 好发于面、背部及四肢伸侧,也可发生于口腔或舌部。

    ⑷ 常因寒冷或压迫诱发阵发性疼痛,疼痛时可见结节隆起或缓慢移动,具有特征性。

    4.组织病理:结节位于真皮内,由平滑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呈直线形或带状波浪形,平行排列,胞核居中,呈梭形。

    【鉴别诊断】

    1. 血管球瘤:多见于甲床下,损害为粟粒、绿豆大小粉红或紫红色小结节,质硬或软,可致甲板隆起,疼痛剧烈,为阵发性发作,组织病理有诊断意义.。

    2. 小汗腺螺旋腺瘤:通常系单发,多见于上胸部,为卵圆形或半球状结节,呈肤色或淡蓝色,质软如海绵、生长缓慢,可有放射性疼痛和压痛。

    3.神经鞘瘤:通常沿神经分布部位发生散在柔软性肿块,可有疼痛或麻木,手术切除很少复发,组织病理可作诊断。

    【治疗】

    1. 单个可手术切除,及少复发。

    2. 多发者可采用放射治疗,但效果差。

    3. 对症治疗:口服硝苯吡啶(心痛定),10mg,每日3次。疼痛、烧灼感可减轻或消失。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Plastic Induration of the penis)又称Peyronic病,为阴茎海绵间隔慢性组织增生性疾病,为多发性纤维瘤病的一个组成部分,常与掌跖腱膜挛缩症、乳房纤维化并发。病因不清,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先天因素有关,也有认为是慢性炎症。

    【诊断】

    1.以40~60岁成年人多见,20岁以下极少发生本病。

    2.早期为阴茎勃起时疼痛或勃起时阴茎弯曲,曲面可触到0.6×1cm至1×3cm大小的斑块或结节,1个或多个,有时呈串珠状排列,结节好发阴茎远端1/3的背侧。

    3.慢性经过,不溃破,疼痛历时数月后可消失,结节或斑块可持续存在或缩小,偶可自然消退。

    4.组织病理:纤维母细胞增生,周围绕以致密的胶原纤维,间有钙化或骨化性改变。

    【鉴别诊断】

    需与阴茎硬化淋巴管炎、脂肪瘤、淋巴水肿鉴别。

    1、阴茎硬化淋巴管炎好发冠状沟,也可见阴茎背侧,为弯曲的蚯蚓状,软骨硬度的索状物,不与表面粘连,可在皮下滑动。

    2、脂肪瘤:质地柔软的皮下肿块,与表皮无粘连,无移动,呈正常肤色,无症状。

    3、淋巴水肿:各种原因引起淋巴管偱环障碍致生殖器非凹陷性水肿。

    【治疗】

    1.早期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曲安舒松混悬液、康尼克通等结节或斑块内注射,2~3周1次,4~5次1疗程,结节软化、疼痛可消失。

    2.X线照射或外科手术切除。

    3.VitE口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