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6058
妇科炎症用药市场:品牌繁多 中西药争锋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3日 中国药学会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女性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妇科炎症治疗药物市场需求巨大,妇科炎症用药销售金额增长很快,该市场呈现出热点频现的繁荣景象。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妇科炎症用药市场规模为约52.8亿元,较上年增长16.84%;从整个市场的增长趋势来看,妇科炎症用药市场增长稳定。有机构预测2005年妇科炎症用药市场将会比2004年增长11.70%,市场规模将达59.00亿元;2008年妇科炎症用药市场规模将会高达77.55亿元。较高的发病率使得我国妇科外用药的市场容量稳步增长,年度增幅将在10%左右。

    据药店反映,妇科炎症用药通常在夏、秋季比较走旺,而在春、冬季比较冷淡。医生解释说,夏、秋季气候湿热,容易导致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而春、冬季节则相对寒冷,不易导致妇科炎症发生。另外,这一市场的大多数消费者都属于习惯性消费,较少更换品牌。据广州左亮营销咨询机构2004年5月针对妇科外用药市场的调查显示:有59%的目标消费者表示,在对品牌的选择上,自己属于固定使用某个品牌的消费者,很少会换其他产品或品牌,甚至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已经使用同一品牌的产品达3年以上。北京德威治大药房一位管理人士也告诉记者,妇科外用药基本上属于习惯性消费,消费忠诚度较高,如洁尔阴、肤阴洁等老牌外用中成药洗剂销量一直比较稳定。 此外,多家药店的店员均提及,消费者在选择妇科外用药产品时,考虑得更多的是产品是否见效快、价格是否合理和使用是否方便等药品自身的特性,尤其是大城市的白领女性对价格因素不是特别敏感。同时,医生推荐、广告宣传和亲友推荐这些外界因素对她们也有很大的影响。
, 百拇医药
    自我药疗 推进零售市场

    北京大学妇儿保健研究培训中心赵更力等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50个市(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妇女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为46.5%。随着国内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女性健康知识的普及,妇科炎症患者采用自我药疗的比例会越来越多,妇科炎症用药零售市场将会越来越大。有关数据显示,零售市场占妇科炎症用药市场的63%,医院市场所占比例为37%,零售市场与医院市场的比例接近2∶1。

    众多妇科医生表示,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得了妇科炎症却羞于就医,有些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尚能去药店购药进行自我治疗,还有更多的农村妇女没有及时采取进行措施治疗。其实,患了妇科炎症并不可怕,但如果在急性期不能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很有可能使炎症转为慢性,缠绵难愈,易发生不孕症、宫外孕等,甚至导致癌变。张淞文指出,目前很多女性朋友对妇科炎症缺乏科学的认识,在自我药疗中存在不少误区。感染了妇科炎症,不能“一洗了之”,患者自用洗液或者栓剂治疗往往很盲目。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针对引起致病菌的种类,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而且,在洗液的选择也有“规”可循,如细菌性阴道炎,应用微酸性的清洗液;而霉菌性的阴道炎则要用碱性的清洗液,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不能科学选用洗液,而是轻信一些广告,随意乱用洗液,反而会加重病情。有位女士最初只是一般的阴道炎,因为没有进行正规治疗,而是自己乱用药,使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导致阴道壁粘连,造成阴道闭锁,致使经血无法排出,无法过性生活。张淞文认为,妇科用药的生产厂家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在广告中使用规范的医学语汇,正确引导妇科炎症用药的消费。
, 百拇医药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妇科用药市场容量大,生产厂家多达百余家,但热点分散,缺乏在学术和市场上均表现突出的领导性品牌。对于一个抗感染用药的市场,零售份额过高让人有点担心,消费者盲从于铺天盖地的广告进行“自我药疗”恐怕并非长久之计,要使这个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还要靠规范和严格的专业诊疗,零售药品应该处于一个补充的地位。同时,妇科炎症用药市场因为潜力巨大,被众多商家看好,许多消字号等功能性产品不断涌现,甚至药械字号的生产企业也赶来瓜分这块大蛋糕,使该市场难免有急功近利表面繁荣之嫌。中科院药物所从事抗菌药物研究的张教授认为,有志于长期发展的企业应避免一哄而上的短期行为,尤其是国内企业,不断加强新产品、新剂型的研发才是发展的根本之道。

    品牌繁多 外用品成为主力

    妇科炎症市场产品基本分为两大类,外用药和口服药。据一项对北京、武汉、上海、广州和深圳五大城市药品零售市场的调查显示,外用药(不包括健字号洗液)占五大城市妇科炎症用药总体市场的66.74%,可见外用药目前在妇科炎症用药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外用药主要分为洗剂类、栓剂类和泡腾片类。2004年有调查称妇科外用药多达379种,但是品牌繁杂。洗剂类妇科产品的领导品牌为洁尔阴和肤阴洁,栓剂类妇科产品的领导品牌为达克宁栓剂和修正消糜栓,泡腾片类妇科产品主要畅销品牌是金方双唑泰、美舒泡腾片、洁尔阴泡腾片以及米可定阴道泡腾片。
, http://www.100md.com
    据“康易网”提供的2004年2季度与2003年同期医院用药销售金额前20位排名对比显示,奥硝唑连续两年位于榜首,销售趋势很好,江苏南京圣和药业凭着奥硝唑品种在业内一枝独秀。2004年上半年部分医院用药情况显示,医院购入妇科抗感染药和抗菌剂药物的总金额同比增长超过医院用药总购入量的增长率。有关分析提示,这主要与奥硝唑与益康唑的使用金额大幅度上升有关。而复方莪术油、硝酸咪康唑、硝呋太尔、保妇康、肤阴洁、洁尔阴等的持续热销,也充分说明在剂型和给药途径上妇科炎症用药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外用药优势较大。一份调查显示,在医院用药中,栓剂和溶液剂占75.97%的份额,而通过阴道与注射给药的药品占81.81%。

    在销售领先的企业中,本土企业占有一定优势,外企与合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到1/3。硝酸咪康唑栓几乎被一个品牌所垄断,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达克宁栓。

    该产品在市场上已有良好的品牌形象,销售网络也日趋完善。而复方莪术油(主要成分为硝酸咪康唑和莪术油)的第一品牌是太阳石(唐山)药业有限公司的康妇特栓,几乎占据全部复方莪术油栓市场。具有广谱抗菌与杀菌作用的聚甲酚磺醛的最大特点是,在选择性作用于病变组织的同时,仍维持正常的阴道酸性环境。目前市场上的聚甲酚磺醛全部是进口产品,其中,德国百克顿药厂的爱宝疗占82%的市场份额,另一部分市场则由德国麦克乐药厂的产品所占据。国内企业如果能在该产品的研发上多下工夫,也可以分得一杯羹。
, 百拇医药
    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市场来看,北京是妇科抗感染栓剂的第一大市场,其次是广州和上海。近年来北京市场波动较为明显,广州和上海市场则相对平稳,缓慢上升;2004年三大市场都有明显的上扬趋势。而每个城市的领先品种都不尽相同:在北京市场领先的是复方莪术油和保妇康,份额分别为33%、21%;在上海市场领先的是复方莪术油和硝酸咪康唑,份额分别是54%和32%;在广州市场,硝酸咪康唑和聚甲酚磺醛的份额分别是33%及25%,排在前两位。

    值得一提的是,新剂型泡腾片在妇科局部用药中具有起效快、吸收完全、不伤黏膜等特点,其溶解速度和吸收率均优于栓剂,中西药结合的复方泡腾片疗效优于纯中药或纯西药制剂。双唑泰泡腾片、米可定阴道泡腾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和洁尔阴泡腾片等品种均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但大部分消费者对此新剂型并不了解。另外,由于成本等因素,泡腾片价格一般要比栓剂贵50%。看来,泡腾片生产企业还需要在培育和引导市场上多加投入。

    中西药交锋 中成药期待领导性品牌
, 百拇医药
    据统计,进入2004版医保目录的妇科用药品种有100多个,剔除10余个抗肿瘤药和20个左右的激素类药后,剩下的治疗妇科抗感染药中,中药数量大大超过了西药数,达25个。有数字称,妇科零售用药市场上,中成药所占的比例为62%,而化学药仅为38%。

    有限的市场、众多的品牌、相对饱和的市场空间使得妇科炎症中成药市场呈现激烈的竞争态势。妇科千金片、金鸡胶囊和花红片三大品牌每年投入的广告费用都在2000万~3000万元。妇科千金片曾经以扎实的医院市场基础保持领先地位。但近年来,金鸡胶囊和花红片的迅速成长对其构成了一定威胁。而江西海尔思药业的康乃馨抗宫炎片更是异军突起,在密集的电视媒体的广告投放下,市场份额直线上升,短短2年时间就在广州、深圳、武汉等地打破了妇科炎症用药市场的原有格局。、江苏康缘制药的桂枝茯苓胶囊在市场上也表现得相当活跃。

    中成药由于副作用小,适于长期用药,适应了妇科炎症容易复发的特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真正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和使用的品种并不多,在妇科炎症诊疗中往往都采取中西结合、内外并用的方式,疗效是否确切、见效是否迅速成为中成药亟待解决的问题。厂家要总结药品临床效果和使用难易程度等问题。
, http://www.100md.com
    业内人士认为,从主要中成药品牌的市场份额变化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中成药的品牌忠诚度不高,这也说明了在该市场上缺乏像“达克宁栓”那样疗效确切、深入人心的领导性品牌,消费者从众心理一方面使得企业得以顺利进行广告营销,另一方面也使得中成药普遍缺乏特性,营销手段和产品卖点趋于平面化。基于这样的特点,中成药市场过多地显现出不确定性,企业不少产品生命周期过于短暂。来自康易医药商情的消息称,在中国药品零售市场上,每年约有30种以上的妇科外用药新产品上市,但真正成功上市的却少之又少,妇科外用药新产品的平均淘汰率已居于所有新上市产品之首。看来,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应着眼于产品内在品质,要想让医生和患者逐步认可,药品的确切疗效是硬指标,当然采用何种科学的营销手段也是中成药生产企业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