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 2005年第14期
编号:10717018
中国医改思路出现重大转折
http://www.100md.com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05年第14期
     一场SARS,使中国政府意识到了缺乏一个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危险性;新一轮医改遭遇的市场失灵,使政府重新认识了公共卫生公平对于整个社会公平的重要性。“市场化非医改方向”。日前,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的这番表态被媒休报道后,成为热议的话题。

    市场化不是改革方向

    “去年不是还说要走‘产权改革’这条路吗?”一位资深经济记者获悉这一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他的依据来自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科教文卫法制司副司长宋瑞霖去年7月底的一次公开表态:“国资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宋瑞霖说,《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出台。新一轮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医改始于本世纪初,在“非典”之后加速推进,媒体称之为第二轮医改,以区别于上世纪80年代以“放权让利”、实行“院长负责制”为标志的第一轮医改。各地做法普遍是把中小医院“卖”掉,包括出售给民营资本、出售给管理层,或者出售给医院原职工(股份合作制)。但就在宋瑞霖公开表态支持改制之后不足10天,“郎顾之争”大幕开启。在这场国企改革大讨论中,民意几乎一边倒地支持香港学者郎咸平。其中,管理层收购成为备受攻击的靶子。

    “郎旋风”波及之处,还包括教育与卫生领域,这或许连郎咸平本人也始料未及。去年年底,刘新明司长在一次研讨会期间接受记者询问时说:“市场化不是下一轮医改的重点。”由“国资逐步退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