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1284904
亚洲各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策略(三)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1日 《中国医药报》 2005.10.11
     ■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2年12月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的口号,2002年发布了《开创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2年起实施了“蛋白质3000”计划,目标是5年内查明3000种与开发新药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4年度起实施“基因组网络研究”计划,查明基因、蛋白质如何在体内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直至最终引发癌症等疾病的整体过程,新计划将持续5年时间。

    为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政策、计划引导。日本政府发布的1992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1993年产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制度、1996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和1999年国家产业技术战略都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为实现这些目标,日本政府制定了几十个大型计划,其中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的有脑科学研究计划、面向21世纪的先导性科学研究计划等。为实施这些计划,日本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明显增加,1997年,各省厅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投入达2508亿日元(约合23.5亿美元),大大高于高技术项目平均投入。
, http://www.100md.com
    从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支持。日本政府制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补助金制度。此外,多种补贴、信贷、税收减免及折旧制度等都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大大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促进产官学合作。日本政府于1986年制定了研究交流促进法,科技厅于1986年、1988年、1990年连续制定了前沿研究制度、省际基本研究制度和地域流动研究制度,文部省也建立了与民间企业共同研究、受托研究、受托研究员等制度。近年来,日本政府推出了产学合作的产业研究发展促进计划、风险企业实验室计划和面向未来的研究计划,将大学科研人员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设想与企业界的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2000年,日本科技预算用于产官学合作的资金比1999年增加了33%。可以说,日本近年来的国家级高新科技计划大都采取了产官学联合方式。

    ■新加坡

    新加坡工业的成功得益于大力发展电子、工程及化学等主要产业。目前新加坡政府正在凳┬碌木梅⒄辜苹眉苹范艘幌盗蟹⒄沟恼铰孕粤煊颍?br>中包括生命科学产业。新加坡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政府希望该产业能够成为新加坡经济的第四个重要支柱,制定了“5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把新加坡建成“生命科学中心”的目标,并将其作为国家的首要发展计划,准备在未来5年向生物产业投资至少17亿美元来实施此项计划。
, 百拇医药
    2000年以来,亚洲的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等5个国家和地区都向生物工程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新加坡的运作最快,提供的资金最多。目前,政府设立的生物技术研发基金高达7亿多美元。此外,新加坡国家科技局还拨款15亿新元(约合9亿美元)用于支持生物技术的研发项目,并准备用20亿新元(约合12亿美元)来吸引世界级的生物研究机构到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投资或建立孵化器。

    新加坡大力发展生物医学科学产业,为亚洲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早在1996年,新加坡便成立了生物信息中心,3年后形成了亚洲屈指可数的研究体系;2000年6月,成立了“生命科学部长委员会”,制定了把新加坡建成“生命科学中心”的新目标,将外汇储备的5%~10%用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计划用5年时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国家行列,把生命科学培育成第四大支柱产业,并启动了“生命科学人才开发工程”,以培养一批优秀的生物技术研究人才;在加速培养当地人才的同时高薪吸引国外人才;2001年开始斥巨资建设“纬章科学园”。
, 百拇医药
    目前生命科学产业已经成为新加坡经济中一个耀眼的亮点,2001年新加坡工业总产值萎缩7.1%,电子和机械工程均出现负增长,惟独生物医学科学产业鹤立鸡群,增长了11.4%,强烈的反差凸显出生物技术产业看蟮纳途薮蟮?br>增长潜力。

    ■韩国

    韩国政府在2000年4月宣布把2001年确定为“生物产业培养元年”,决定由8个政府部门共同推进有关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对基因研究项目增加17%的投资,同时由政府出资创办培养科学精英的学校,并宣布生物技术为国家确定的优先扶植的六大技术之一,加速发展生物技术与产业。

    1994年,韩国就开始实施一项为期14年的国家生物发展计划,投资16.04万亿韩元(约合140亿美元),提出到21世纪初,将韩国的生物科学技术提高到先进国家水平,用自己的技术占领世界生物技术市场5%的远景目标。在计划开始实施后的不同阶段,政府和企业投资力度加大,韩国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从1993年先进国家的50%上升到1997年的80%。2001~2003年间,韩国政府对生物技术的投资增长了48%,2003年的生物技术财政预算为3.97亿美元。2003年的生物技术基金占政府总研发基金预算的9%,与两年前的7.7%相比有明显增加。1994~2007年,韩国政府计划投资200亿美元发展生物技术。
, 百拇医药
    目前,韩国对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支持重点之一是强化基地建设,投资323亿韩元(约合2800万美元)设立生物技术实用化中心,重点从技术和设施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的支持,以此来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扩大生物产品的出口。同时,设立安全性研究中心,加强对新物质和新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力求达到国际标准。同时,政府决定在5个特色发展地区设立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参加的产学研合作研究支持中心。另外,政府还对短期和长期可实现产业化的技术重点开发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十分重视本国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由锛际醪滴霉?1世纪工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建立了“生物技术与产业联合会”,目标是把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转变为生物产业优势。在马来西亚的第八个五年计划中(2001~2005)已把生物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为加速本国生物技术的发展,马来西亚科学技术与环境部于1995年5月成立了生物技术理事会,下设植物、动物、食品、医学、生物医学、工业与环境、分子生物等7个生物技术合作分中心,以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生物技术研究。2001年,为了更好地发展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在马来西亚政府的直接参与下,拟在吉隆坡多媒体超级走廊附近投资37亿美元建立“生物谷”,主要由从事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及科技公司构成,涉足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制药和农业生物技术三个领域。
, 百拇医药
    为了提高本国从业人员的素质,在马来西亚科学技术与环境部的组织下,国内的主要大专院校及政府部门的研究组织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展了“马来西亚——麻省理工生物技术合作研究计划”。

    马来西亚虽然为发展中国家,但是充分认识到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本国21世纪国民经济的影响,大力发展本国的生物技术,采取引进扶植的策略,针对本国的资源特点,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植来推动本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泰国

    泰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本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推动本国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发展,泰国早在1983年就成立了国家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2003年4月,泰国政府建立了“国家生物技术委员会”;2003年8月“国家高级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又宣布成立。为加强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泰国还专门成立了“生物医学中心”。

    泰国政府已经把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作为畔确⒄沟牧煊颍勘晔峭ü?br>主努力与国际合作,建立一个“千亿元产业”。泰国政府认为,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将给泰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难得的机遇,能够使泰国真正成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国家。为此泰国政府增加研究开发经费,启动人才回国计划,建立健全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相关法律体系,极大推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 百拇医药
    泰国政府以本国的传统优势为基础,紧密结合本国国情,根据本国传统产业的需求发展本国的生物技术,同时充分发挥本国传统优势重点突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印度

    印度把发展生物技术与发展信息技术和航天工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设立由200多人组成的专门生物技术部负责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和产业促进与管理,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制定了一整套政策,其中包括大幅度增加国家用于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预算,改善实验室设备,保护专利和简化审批手续等等。

    印度出台《生物技术十年展望》,总体发展目标:①生物技术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事业之一,因而,要大力推动生命过程的研究,并使之服务于人类进步;②在农业、营养保健、分子医学、污染控制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产业领域,有的放矢地加强投入,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③培养出与印度人力资源相当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④为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确保生物技术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印度政府计划将现代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农业、植物及动物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生物燃料,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生物安全以及生物伦理学研究作为主攻领域。重点扶持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包括农业、医疗卫生和环境,加强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

    可以预计,印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在未来10年内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仅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出口,到2007年将达到50亿美元,成为继软件产业后又一个大的出口创汇产业。 (三)

    (资料来源:科技部有关《2004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