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0771201
中医现代化必须选择系统医学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20期
     中医西医作为两种并存于世的医学,各有优劣,以后的发展不是笼统地说谁比谁好,而是谁发展得更快一些,发展的过程是个相互吸收的过程,而系统医学则是中医西医发展的共同归宿,这样,医学的未来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中医继续彷徨歧路,发展缓慢,被发展得快的西医吸取了中医的合理内涵,发展成系统医学;一种是中医调整好思路,大破大立,吸取西医的好东西,发展成系统医学,当然更可能的是中医西医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共同发展,发展的慢的那个被淘汰出局。目前来看,显然中医居于劣势,我认为这种局面和前一段中医西化的发展歧路有很大的关系。

    系统生物学是西医的一个前沿学科,采用了系统论作为研究方法论,近几年有飞速的发展,可是研究集中在细胞、分子等较低的层次上,这和它的母体——机械论的细胞、分子医学有很明显的血缘关系,而和中医理论却是相隔甚远,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当然最终也会达到整体层次的研究,会以更严格的形式来修正或解释一些中医理论已经阐发过的命题,这是一条西医向中医不断侵蚀和融化的道路,但相对于中医来说,这是一条舍近求远、舍易就难的路,如此,中医理论仍将长期受到歪曲,得不到切实的发展,最终结果不过是中医被西医所“修正”,这不会是一条中医自主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中医的兴旺之路。
, http://www.100md.com
    笔者认为的系统医学不是这样的,而是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现有的理论框架作为基础,以系统论作指导,根据人体的切实情况,合理改造和吸收西医的知识,和古老的中医理论有着明确的血缘关系,它强调研究的着眼点牢牢放在人的整体层次上,以之为中心,向上向下研究,和系统生物学单纯从下向上的研究有着迥然的区别,系统医学是中医向西医渗透和吸收的过程,强调了中医学的继承性和主体发展,是一条中医自主创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实行起来比系统生物学要容易得多。

    有人说“中医理论是粗象、基于宏观、难于被理解”,我认为这个认识有偏差,一般来说,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有着系统质的差别,不同层次之间的研究方法常常不可通约,原子层次的问题要用核物理的方法,离子层次的就要用化学的方法,细胞层次的和分子层次、器官层次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所得的规律也有质的差别,系统论的一条著名观点就是不能用不同层次的东西来解释属于另一层次质的问题,就像指望用化学来解答核物理的问题,恐怕是不行的,这原本是很简单的道理,而在生物学领域,这却是还原论所常常犯的错误,他们总是喜欢用低层次的东西例如分子、细胞的性质来解释高层次例如整体上发生的问题,喜欢把属于生命复杂活动的问题简化为物理、化学过程来研究,这在很多方面是不合适的,这也正是中医西化的最大失误,系统存在的不同层次上有着不同的规律,相应的也就有不同的适用方法,就像中医偏重的宏观,宏观的东西要用宏观的方法,整体层次的表现很多在人的正常感觉范围以内就可以识别,这时就不要过分强求显微镜这些“科学”的东西,在显微镜底下,反而看不见整体的表现了。
, 百拇医药
    不要以为没有微观宏观就没办法研究了,即使不知道分子、细胞这些细节,依然可以研究整体层次上的特殊的规律,中医古人就是不知道这些东西,一样创造了很辉煌的理论,其实只要研究的层次合拍,就可以搞清楚中医祖先所阐述的命题,基于宏观并不是错,中医对宏观整体的观察还是很细致的,所谓“粗象”不过是某种歧义的结果,在整体层次上中医的观察并不粗,至于中医难于被理解,在我看来,主要原因一是没有选用合适的方法论,二是没有选择适当的层次,再一个就是中医自己的发展的失误,中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忽视掉了它最重要的基础,那就是营卫学说,这样中医理论就浮起来了,成了类似于空中楼阁的半玄学的东西。

    如果把上面三个方面纠正了,中医理论并不难理解,理解了以后,我们就能更好的发展它,一方面,中医理论需要改革,要把营卫学说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进来,理清中医理论框架内的各种概念的有机联系,这表面上是向《内经》的回归,实质上却是一个中医理论向前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需要改造和收纳西医学的合理知识,这两方面不会各自单独进行,而会是个犬牙交错、交替上升的发展过程。因此我认为:中医现代化必须走系统医学的道路,系统生物学的方案并不适合中医。, 百拇医药(周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