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5年第15期
编号:10780944
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分化潜能与脑缺血性疾病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15期
脑血管,1MSCs的发现,2MSCs的生物学特点,3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4MSCs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及机制,5展望,【参考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国内外主要采用改善脑循环、促进脑代谢、抗凝及脱水等药物治疗,对缺血半暗带的损伤显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能使已坏死的神经细胞元再生,对于已发生缺血坏死的脑组织,临床疗效不满意。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切实有效的修复受损脑组织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不但能分化为造血实质,支持造血,还能够在适宜的诱导条件下,分化为多种造血细胞以外的组织细胞,如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元等,并且具有来源广泛、取材简便、扩增迅速、易分离、纯化和培养等特点,成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以其作为神经修复的种子细胞,治疗脑缺血性疾病,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就MSCs神经分化潜能与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

     1 MSCs的发现

    最早提出骨髓具有造血以外功能的是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他在1967年,研究损伤修复时注射一种可溶性染料到动物的静脉中,然后在损伤处寻找含有染料细胞的出现,他认为出现于损伤处的大部分细胞来源于血液,也可以说是来源于骨髓。到20世纪70年代,Friedenstein[1]将整个骨髓放置于塑料培养皿中,在去除非贴壁细胞后,观察到呈梭形的贴壁细胞,并形成2个或者4个细胞的小灶,2~4天后开始迅速分裂,经传代及培养后这些细胞成为均一的梭形,这些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当时表现为类似于骨或软骨的特性,这些细胞聚集落就是骨髓基质细胞。

     2 MSCs的生物学特点

    MSCs在骨髓中含量稀少,约1×105~1×106个单核细胞中才含有一个MSCs,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现在普遍认为MSCs主要由3类细胞组成:较小的梭形细胞、较大而扁平的成熟细胞以及自我更新速度快、极小的圆形细胞,它较其他细胞有更强的多向分化潜能。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人的MSCs的进行研究发现,人MSCs表达多种表面标志,细胞贴壁后均一地表达SH2、SH3、CD29、CD44、CD71、CD90、CD106、CD120a、CD124等多种细胞表面蛋白,不表达造血谱系的标志,包括CD14、CD34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等,也未在扩增的MSCs的鉴定出造血干细胞来[2]。因此MSCs明显不同于其他CD34表面抗原阳性的造血干细胞。但是至今没有找到MSCs特异性抗原标记,鉴定MSCs目前主要依赖其形态水平。

    3 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9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