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解读
编号:11209763
别让长寿变成一种负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0日 《当代健康报》 2005.10.20
     本报记者 晨 露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我国文学巨匠巴金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当多数媒体都在策划如何悼念先生的时候,我们作为健康类专业报纸,从生命意义、生活质量、生命尊严角度,理性地评述先生的逝世,以表达我们对老人的哀思。

    巴金先生辞世,多数人并不感到突然,因为先生从1999年就一直生活在医院里。

    让我们回顾一下先生的病史:巴金年轻时患过肺结核,从1954年起,在华东医院看病;1965年,被发现有高血压倾向;1979年发现隐性冠心病;1981年,动作迟缓,1983年确定为帕金森症;1993年,慢性支气管炎成为主要疾病。这个病造成他肺部反复感染,尤其是晚年后,一不小心就感染,多痰。因为患帕金森病,他吞咽困难,很容易将残留的饭食吸入肺内。这样,大约从1979年开始,医院采取了多种护理办法:喂食、口腔清洁、吸痰、超声雾化等等,同时间断使用抗菌素。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先生也不例外。最典型的就是1994年那次,为取一本书,造成第8节胸椎压迫性骨折。1999年,病情急转直下。2月5日,感冒发烧,后被医院认定为呼吸道感染。2月14日,医院为他做了气管切开手术。之后,出现低钠血症,身体浮肿。经过治疗,有所好转。从1999年2月病重到2004年2月,先生的病时有反复,但主要是呼吸道疾病。2004年2月,肾衰竭,病情危重。经过治疗,闯过难关。2005年4月,被发现腹部腹水。经过反复会诊、检查,诊断为腹腔间皮细胞瘤。10月3日,胃部出血。10月13日腹腔大量出血,确诊为恶性间皮细胞瘤。直到10月17日,巴金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 http://www.100md.com
    巴金先生常年躺在上海的病床上,却还是中国作家协会的连任主席。他不能讲话,也不能写字,多年前就与外界联系中断。“长寿是一种惩罚”这句话是巴金曾经亲口所说。马绍弥是巴金的养子,巴金病情恶化后,马绍弥到医院探望过他:“他的状况非常不好,现在的治疗对他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每次要给他插管、吊针,特别是吃东西,他完全靠鼻饲,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种痛苦。”早在1994年,巴金就提出安乐死,当时91岁的他,由于饱受胸椎骨折之痛,向家人提出安乐死。1995年,他又提出了安乐死,当时是他的朋友夏衍去世。有人谈到,家人实在不忍心看到夏衍受苦,主动要求医院不要抢救,拔掉身上的管子不久,夏衍就停止呼吸。默默在旁听着的巴金,此时忽然对女儿小林说,“我以后也要这样,不要抢救,安乐死。”

    有一首歌名字叫“让爱做主”,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可对于巴金,为什么不能“让爱做主”呢?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度,死不是一个悲痛的事情,而是对生命的一种解脱与安慰,死者的光荣是他可以到天堂安息。还有一种说法是,死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方式,关于死亡的哲学也是生命的大智慧之一。有人说,巴金先生所代表的是知识分子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所以他活着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给社会立一块丰碑。那么普通的老人又是怎样离去的呢?在医院的ICU病房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已经进入弥留之际的老人,子女们要求医生继续抢救,老人身上插着不同颜色的管子。呼吸衰竭,上呼吸机;心跳停止了,用电除颤,再进行心内注射……再次心跳停止、呼吸衰竭,继续抢救……子女说:“只要爸妈还活着,我们就幸福。”但是谁想过老人的感受,他们早已失去了生命尊严。有尊严的死亡,对于他们来说,远比满身插着管子痛苦的活着有意义得多,也许只有死亡才是一种解脱。

    生命最大的尊严,就是死亡之前的生命尊严。正如《死亡的脸》的作者舍温·努兰所说:“如果老年留给我完整的身躯,我不会厌弃它。但如果它动摇我的意志,一个个摧毁我的器官,留给我的只是气息而不是生命,我将从这腐朽的躯壳离去。并非我害怕痛楚,而是疾病已夺走我活下去的意义。”

    长寿,到底活多大才算长寿?恐怕重要的不是活了多少年,更多地在于生命的意义,在乎生命的质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