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出血
编号:10795205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4日 《现代护理报》 2005.11.04
     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脑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责任护士:患者,女,74岁,农民。入院诊断:1.左侧背侧丘脑区脑出血;2.高血压病;3.高心病,心脏扩大;4.骶尾部褥疮。主诉:因“右侧肢体功能障碍1周”入院。一周前休息时突感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头昏,头痛,小便失禁,神志清楚,无呕吐,经当地医生测血压为200/140mmHg。予甘露醇等药物治疗(其他药物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遂转诊我院。入院时:T:36.5摄氏度,P:90次/分,R:20次/分,BP:190/110mmHg。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言语欠清晰,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光敏。骶尾部见一约5x6cm2大小的褥疮,已破溃,但干燥无液体渗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0~1级,CT提示左侧背侧丘脑区脑出血,量约8ml。

    入院处理:嘱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监控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留置导尿等治疗。
, 百拇医药
    护士长:下面请甲护士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甲护士: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昏迷,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头昏,头痛,多有呕吐及偏瘫,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护士长:下面请乙护士谈一下相关检查。

    乙护士:1.CT:CT检查较MRI精确。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2.心电图:心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左室负荷过重。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1.焦虑、紧张:与突然发病、缺乏自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 百拇医药
    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2)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同病房的已康复的病人给其现身说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头部制动。

    (2)遵医嘱使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头痛。

    3.生活自理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

    护理措施:

    (1)协助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 百拇医药
    (2)协助喂食、翻身、被动活动肢体。

    4.皮肤完整性受损:

    护理措施:(1)每2~3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避免骶尾部继续受压。

    (2)保持床铺干净、整齐,防止皮肤受摩擦。

    (3)在骶尾部褥疮周围涂红花酒精,并按摩皮肤,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护士长:下面请丙护士补充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丙护士:1.潜在并发症:尿路感染

    护理措施:(1)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以防治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2)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 http://www.100md.com
    (3)做好引流管护理,每天更换引流袋。

    2.潜在并发症:便秘

    护理措施:(1)多食粗纤维膳食,增强肠蠕动,促进排便。

    (2)用手在脐周顺时针按摩,每晚1~2次,每次15~30分钟。

    (3)必要时,给予软便剂或缓泻剂,但禁止灌肠,以免颅内压增高,诱发脑疝或再次出血。

    护士长:下面请康复护士给我们讲一下有关脑出血的康复锻炼知识。

    康复护士:脑出血急性期需卧床休息4~6周,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锻炼。在康复锻炼时主要针对患肢基本功能的恢复。首先是腿的锻炼,先进行腿的负重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双腿站立,然后过渡到患腿独立,最后再进行行走锻炼。
, 百拇医药
    其次是对手的锻炼,患者双手有轻度浮肿,我们要协助进行由下而上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浮肿。手的功能锻炼主要是对肩、肘、指关节的功能恢复,指导患者先用健侧带动患侧锻炼,然后过渡到患肢的独立锻炼。一般采用“作业疗法”,如:梳头、抓米等练习。

    要给患者作好心理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半年内是脑出血患者最佳的康复时间,应抓紧时间,克服疼痛等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护士长:今天的护理查房很好,让我们对脑出血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在康复锻炼这方面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希望大家要多看多学多问,认真、仔细护理患者,指导患者抓住宝贵的时间进行康复锻炼,恢复健康,重返社会!

    作者:□贵州遵义市人民医院董天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