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792354
纳米粒子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
纳米,1纳米粒子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纳米粒子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结论,参考文献
     纳米技术向肿瘤研究领域不断渗透, 为肿瘤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表现出其特有的性质。用纳米粒子作为抗癌药载体可克服肿瘤诊断和治疗传统方法中的许多缺陷和不足, 如现有的化疗药物多因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和肿瘤的多药耐药性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以通过将化疗药物及其载体纳米化, 达到缓释、控释和靶向的目的, 提高治疗部位的药物浓度, 减少用药量, 减轻或避免全身毒副作用;可以简化给药方式, 降低医疗费用, 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 实现对肿瘤形态和代谢更加精确的描绘, 满足肿瘤诊断和治疗需要。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纳米粒子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1 体外应用 纳米粒子可定性或定量进行体外肿瘤细胞检测, 通过聚集标记物和避免降解, 使检测更为灵敏。例如应用荧光聚苯乙烯纳米球负载抗生蛋白链菌素和反式荧光球在A431细胞系上用单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比传统方法敏感25倍[1]。V.Vaisanen等的研究表明用抗生蛋白链菌素包裹稀土族螯合物的纳米粒子进行定量免疫组化分析, 纳米粒子和信号与抗原数量成很好的线性关系[2]。用包裹的无机标记代替有机标记, 则更具光稳定性且不受细胞或组织背景荧光的干扰,对定性特别是对定量检测更合适和更敏感。

    1.2 体内应用 肿瘤影像学研究已从解剖影像、功能影像发展到现在的分子影像。新近出现的纳米肿瘤影像方法能提供准确的肿瘤治疗前后的情况, 因而可以监控治疗反应, 使肿瘤学家、外科医生、放射学家、病理学家及相关的研究人员在外科、放射及药物治疗上有了最佳的选择依据, 也就是说肿瘤治疗有了更准确的客观标准。通过评估肿瘤血液灌注、渗透性、血管容积和缺氧情况,可对预后进行判断。对许多肿瘤来讲, 淋巴转移是独立的诊断因素, 术前掌握准确的淋巴转移情况有助于提高淋巴清除的彻底性, 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采用新的辅助治疗。临床运用超顺磁性纳米粒子非侵入性检测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结果表明,不但可以检测出前列腺癌病人体内微小的淋巴结转移, 也可以检测出隐藏的淋巴结转移[3]。 在一组切除或活检的334个淋巴结中, 63个(18.9%)淋巴结来自33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存在转移的病人(41% 、共80例病人)。 在这63个淋巴结中有45(71.4%)个不满足常见的恶性转移标准。用超顺磁性纳米粒子MRI准确地识别了所有病人的淋巴结转移, 与传统的MRI相比有高得多的灵敏性(90.5%对35.4%),同时也使特异性有所提高(从90.4%提高到97.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5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