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2
编号:10817173
“防范性医疗”加重患者负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9日 《现代护理报》 2005.11.09
     据新华社消息(李雅章微)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也要做血常规、胸片、做培养;5岁幼童割阑尾,术前也要查艾滋病……业内人士认为,近年出现了医生为自我保护,避免医患纠纷,多开检查单现象,也造成近两年就医费用上升。

    通过近日对福州几家三甲医院的调查发现,随着近几年医疗纠纷的剧增,尤其是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医生出于自我保护,就尽可能多地为患者做各项“周密”的检查,排除各种病因,也就是业内俗称的“防范性医疗”。

    ■医生看病还是仪器看病

    “病人来了,连问诊都不用,大笔一挥就是检查单,血、尿、CT、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出来说什么就是什么,到底是医生在看病还是仪器在看病?”刚刚因为腹部疼痛,在福州某三甲医院就诊的王先生拿着检查的结果告诉记者,胃镜、CT、心电图、艾滋病检测等诸多名目,近3个小时的折腾,查出了普通的胃炎,花费四五百元。

    对王先生的质疑,医生的理由也很充分:做胃镜、查艾滋,是出于对通过体液传染的疾病安全性的考虑,再者一个腹痛病人有可能是胃炎,也可能是胃癌或者是胰腺癌,并且不排除有心脏疾病的可能。

    ■开检查单为了留证据

    此次被调查的福建省一些三甲医院的不少医生承认,这些在医学上不必要的检查,是为了预防将来发生率极低的法律纠纷,是一种自卫手段。但这也成了近年医疗费用上升的一个主因。

    福建医科大协和医院的一位主任医师称,其实从经验来看,很多医生是可能凭经验及详细的问诊,对一些常见病做诊断的。这样做可能出现风险,但发生的几率极低。

    这位主任医师说,自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之后,根据“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在遭遇医疗纠纷的时候,医生必须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无过错”的。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为了明哲保身,逐渐减少了主观诊断,开出一大堆检查单做各种仪器检查,再逐一排除病因。

    ■缓解医患关系紧张是关键

    福建医科大协和医院的陈医生告诉记者,自己行医20多年,都没有病人“找茬”,沟通是良方。陈医生说,虽然采用什么治疗方法,用什么药物,需作什么检查,是否手术等等都属于医生权利范围,但他都会向患者说明病情、诊断、治疗、预后等有关医疗情况,让患者相信哪些检查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患者也会信任医生。

    福建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医生所承受的职业压力非常大,医生的防范心理是必然的,一些检查也是合理的。目前很难从行政上规定哪种病状该作哪些检查,不作哪些检查,这样不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破解因为防范性医疗而增加的就医成本,最好还是从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入手。

    福建省八闽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郑友雄也认为,最主要的医疗事故可能发生在医生的诊断及救治的过程中,而不是检查出具的确定性结论上。避免纠纷发生,需要医生的高尚医德、强烈的责任感和高超的医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