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0799303
珍惜战略机遇 做好传承工作──对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战略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38期
     朱婉华 江苏省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

    2005年3月,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的指示,代表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回顾我所成立13年来,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中医药工作条例》的指导下,在董事长朱良春教授的带领下,我所正是朝着这个工作方向努力实践、逐步完善,并得到社会的认可。1996年1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华之最”荣誉称号。研究所成立之初,我们只有一个很单纯的想法,就是要将朱良春等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继承下来。在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按专科建设的要求来做,形成规模效应后再向专科医院发展。立足南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中医药的服务,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达到振兴、弘扬中医药事业的目的;同时,把中医药作为一个产业来做,使其成为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我们13年来的举措,完全符合吴仪副总理“三名”工程的战略思路。

, 百拇医药     记得1987年,我们在总结朱良春治疗风湿病的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合作,在国内外首创的Ⅱ型胶原加不完全佐剂、加寒湿因素所致的大白鼠动物模型上证实用“益肾蠲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的渗出、骨质的破坏有明显吸收和修复作用。诺贝尔医学奖励基金会原名誉主席诺罗登斯强博士在看到病理切片后称誉:这是医学史上的一大突破,改变了风湿病治疗的观念。

    1990年开发研制出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药益肾蠲痹丸,该药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八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1988年,与南京中医学院合作开发“朱良春主任医师痹症诊疗软件”,对痹证中常见、多发、难治的慢性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颈腰椎增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风湿热等8个病进行了医理设计。共设141个主证,36个兼证。证候分类较为全面,对每个证均设有中西医诊断标准,理、法、方、药齐全,人机符合率达98%,经专家评审达国内领先水平。
, 百拇医药
    以上这三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990年“朱良春主任医师痹症诊疗软件”被应邀参加新加坡国际电脑软件展示。

    1992年,为了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医事业,我们在朱良春先生率领下,成立了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13年来,一直以“医术求精、服务至上、管理有序”为立业之本;坚持临诊时“双重诊断、一重治疗”的原则,中医药的使用率达98%以上。1995年我所在总结了朱良春等各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治疗多种疑难疾病的20余种专科、专病制剂(已获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院制剂文号),方便了广大病员。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院制剂为新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研制的风湿病系列药使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久治不愈的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退行性变、椎管狭窄、骨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病员遍及全国各地以及美、英、德、法、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名医、名科、名院”的中医特色和优势给我所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自筹资金、占地30亩的“南通虫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于2005年9月竣工,此项目的建成将填补国内虫类药研究的空白。占地70亩的专科医院(风湿病专科、肿瘤专科、养生康复专科)正在积极筹措中,争取在2008年竣工。2005年9月12日我所申报的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成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为2005年度7项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这一科技成果将在广东省中医院、哈尔滨医大二附院、河南省中医院等10个省、市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首批推广。通过大样本的临床应用,争取3~5年后,拿出对改变病情有突破性的治疗方法,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湿病治疗学作出新贡献。
, 百拇医药
    2003年非典的发生促使人们对“回归自然”有了新的认识,给国际上出现的“中医热”加了温。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例如,中医学院有的学生对学中医没热情,对中医前途感到渺茫;硕士不硕,博士不博,甚至毕业后连处方都不会开;中医在急症、重症方面的医治优势都被丢弃,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和调理病,处于从属治疗地位;中医院为了生存,普遍存在西化现象;中医人才大量流失、改行。据报道,目前我国中医从业人员和解放初的从业人员人数持平,而西医的从业人员已超过解放初的十多倍。究其原因,见仁见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名老中医继承人的思考。长此下去,难道我们的后代将来还要去国外学中医吗?!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近几年来,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与我们国内知名的中医药大学、中医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办学,带教的老师都是内地各中医学院校的佼佼者。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中医从业人员不可以使用西药,内部条件和外部压力迫使他们成为纯中医,而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均要强于国内同专业的学生,这可谓“逼上梁山”大有作为。

, 百拇医药     5年前,广东省中医院吕玉波院长在全国率先推行“请名师带高徒”的传承方法。3年后,这些学生不但已成为广东省中医院的“中流砥柱”,还又带了徒弟,并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打了漂亮仗。在每年2次的请名师带教活动中,我们有幸与邓铁涛教授、任继学教授、焦树德教授、路志正教授、颜德馨教授、张琪教授等十余位老前辈频频接触,聆听他们的教诲和感悟他们对中医事业的那种执着和奉献精神,同时又看到他们对当前中医药状况的种种担忧和焦虑。看到、听到这些年届耄耋的父辈之师在谈到中医现状时流露出来的焦急心情,每每让我们心痛,但又无可奈何。羞愧的同时深感责任之重大,经常让我们深思,彻夜难眠……。为了把广东省好的经验、好的作风带到江苏,影响全国,推动全国继承工作,2004年11月18日在广州参加“邓铁涛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时,我们和广东省中医院吕玉波院长萌发了2005年6月在南通市举办“首届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的创意,继后邓铁涛、朱良春等12位全国著名老中医联名响应,论坛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广东省中医院、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南通市中医院承办。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发言结束时说:论坛以“徒讲师评”的新形式交流,将名老中医活的经验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为发扬光大中医学术,形成奇峰突起、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也是对全国名老中医继承工作的再一次检阅,使中医药的传承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 百拇医药
    朱良春先生说:“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来自临床,临床水平之高低在于疗效。”临床疗效的好坏是中医药的试金石。中医药之所以能数千年不衰,屹立于世界医药之林,正是因为她的疗效。近10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知识国际化,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态变得浮躁了,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延伸到对疾病的治疗领域。例如原本吃2~3天的汤药就可以解决的感冒,也改成输液、注射,一个感冒要化几百元钱。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加上大气、环境的污染,人们的体质下降,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及病毒的变异等,一个感冒甚至输液10多天还不见效。人们开始思考,悟到了还是要顺应疾病的规律,回归自然,用简便廉验的中草药来进行治疗。现实中,我们在遇到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放疗无效,生命垂危的时候,用朱老“和平共处、带瘤生存”的扶正荡邪的治疗方法,使被国内权威医院判为死刑的部分恶性肿瘤病人获得了新生;我们用益肾蠲痹法使目前国际上被判为不治之症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转阴,使原来已破坏的关节得以修复;使需要手术才能康复的颈椎病(脊髓型)瘫痪病人在短期内重返工作岗位……。在这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时代,只有做好名老中医的传承工作,培养出更多的名中医,在全国各地复制出更多的名老中医特色“名科”,解决病人的疾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将名老中医的特色“名科”引进中医院,让其扎根、开花、结果。如此办院,中医人才的匮乏、中医院的西化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如果我们能把握机遇、珍惜机遇,认真落实好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的工作,这将是中医院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中医药事业就能得以传承,中医院校就能培养出“铁杆中医”。
, 百拇医药
    在实施“三名”战略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进一步加强对“三名”工程深远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名医、名科的治疗经验是名老中医一生的心血和经验的结晶,使用单位直接请到名医,拿到名科的治疗方法,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短、平、快”地造就一批批名医、名科、名院,既嘉惠了病人,又节约了国家的资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利用我们的中医药资源,我们的处方被国外研发机构无偿使用的现象日趋严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免费大餐。我们必须尽早拿出来对策,来切实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的研发机构创新能力和资金实力都偏低,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开发国际水平的天然药物的实力难以与日本、韩国相匹敌。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名老中医的知识产权,推广名老中医专病专科的科技成果,应按市场运作的方法与相关职能部门联手对专利技术进行严格的保护,做到知识产权人、使用人、职能部门共建平台,达到共赢互利的目的。

    3.在有条件、有需求的医院,可以采用科研攻关、联合协作的方法将名老中医的专科特色联合进行推广,使其形成产业化效应,利用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名医、名科、名院的规模效应。

    4.中医院校教材的编写应增加临床有真才实学的第一线人员参加,使其有实用性、真实性,让毕业后的学生学以致用,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培养出“铁杆中医”的感情。

    通过上述努力,最终达到让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得以传承,让后学者学以致用,让病人享受到名医们的最佳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少、用钱少),使名老中医的知识产权得到应有的维护,使传统的、民族的中医药得以发扬光大,永远屹立于世界医药之林,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