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0802770
外科感染的基本问题及其特点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年第11期
1外科院内感染的概念,2外科手术感染率评估,3免疫功能低下与外科感染,4肠道细菌移位与外科感染,5病人因素,6输血,7腹部外科感染,【参考文献】
     外科感染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或是指因手术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这其中包括器械检查和插管后并发的感染,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分为一般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

    100多年前[1],感染的发病率很高,绝大多数的伤口均发生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丹毒,此外破伤风和败血症也十分常见。1867年英国医生LISTER首先提出抗菌术的概念:1886年德国医生Bergmann介绍了蒸气灭菌的原则并提出无菌术,这样使外科感染率明显下降,并使外科手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可以这么说,正是抗生素的发明使外科感染的防治发生了理程碑式的变化。抗生素问世之前,外科感染主要是由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青霉素的发明使这两种致病菌得以控制。直到五六十年代。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又使外科感染面临新的问题:七十年代出现了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到了八十年代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过去认为不致病的细菌如绿脓杆菌和真菌等逐渐成为较常见致病菌,到了九十年代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而且出现许多新的耐药菌株,如MRSA、PRP、VRE等。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中厌氧菌感染是70年代早期被人们发现的,甲硝唑的应用使其感染率大大降低。但近期人们又发现,厌氧菌的感染并非都在厌氧环境下其致病力单纯靠甲硝唑并不都能解决,提出厌氧菌生存在“有氧状态下的无氧环境”这一新概念。提倡联合用药,综合治疗的新方案。在抗生素治疗方面。90年代提出了“根据术后感染的危机因素有的放矢的来用药[2]这一新理论,即将每一种手术病人分为感染高危组和低危组两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总的来说,进入90年代后,人们对感染的认识已从器官、组织达到分子基因水平,对严重感染的命名目前统一定义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它可以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建议停用“败血症”一词[3]。SIRS的本质是机体对原发打击因素作出的过度炎症反应,从而引起MODS。所有这些把外科感染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1 外科院内感染的概念

    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又称之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定义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大多数是由潜在致病微生物(PPM)引起的,它们多定居在机体某个部位,常见于口咽部和消化道,平时并不引起疾病。对院内感染的概念理解一定要确切,如住院期获得的感染而出院后才发病者也作医院内感染计。反之,住院前获得的感染不属于此范畴。常见致病菌多为高度耐药的细菌,如肠杆菌属、沙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而社区(community)感染也称为社区获得性感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9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