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5年第18期
编号:10816577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及展望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18期
胰腺炎,1SAP的治疗,2暴发性胰腺炎及腹腔室间隔综合征(ACS)的治疗,参考文献】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常见的危重急腹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发展凶险,其病死率在20%左右[1,2],而暴发性胰腺炎(FAP)的病死率更高达30%~60%[2],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然各种因素所致的胰酶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是AP发生乃至发展的核心,传统的“胰酶激活自家消化学说”难以解释SAP的发生,近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揭示了胰腺组织缺血-再灌注、细胞内信号转肽、细胞炎性介质等在SAP的发生中有重要的介导作用,对于SAP的治疗,一直都存在分歧,治疗效果远不能让人满意,20世纪90年代以前,外科学界普遍接受的是多管腹腔引流,一经确诊立即行胰腺规则性切除,但该病病死率并没有因为手术的介入而降低,其病死率始终居高不下(30%~50%),随着临床学者对胰腺炎病理过程的认识和现代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外科学界逐渐接受SAP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具体体现在个体化治疗中,一般将SAP病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性反应期,约10天左右,第二阶段为全身感染期,约2个月左右,第三阶段称为残余感染期,发生在2~3个月以后。疾病的第一阶段应以抗休克和器官保护的非手术治疗为主,第二阶段以全身感染的治疗、动态观察及定位下清除或引流感染灶为主,第三阶段主要在纠正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下,广泛敞开残腔,清除残留坏死感染组织,处理瘘道并放置引流。当前所遵循的以“个体化治疗方案”为基础的按照不同病因和不同病期处理的“综合治疗方案”使SAP的临床疗效大为提高,在外科界逐渐被接受,但仍在不断探索与改进中,本文就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1 SAP的治疗

    1.1 非手术治疗 SAP早期由于机体受到物理化学感染等各种损害因素的侵袭,引起机体的应激性反应,表现出超强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造成全身多器官的功能障碍乃至衰竭,针对上述病理演变,在治疗上已逐渐认识到对急性反应期盲目手术治疗只会加重对机体的打击,加重急性全身炎症反应,增加手术病死率,因此应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

    1.1.1 抗休克、改善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江从庆[3]等观察证实,血液浓缩是SAP的早期危险因素, 此期由于机体处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状态,大量液体丧失于第三间歇,血容量明显降低,有效循环容量急剧下降,早期要特别注意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最初的24~72h要稳定循环,保持足够的尿量(>50ml/h),根据中心静脉压及尿量调整输液量,体液复苏以补充晶体液为主,另需补充血浆、人体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改善微循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