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5年第18期
编号:10816528
多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18期
胸腰段,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胸腰段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常伴有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近年来,治疗的趋势是早期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自法国学者Roy-camille[1]首先使用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以来,该技术已广泛用于脊柱骨折固定治疗。我院自1992年以来曾先后采用Harrington棒、棘突钢板、沈氏经椎弓根内固定装置、Dick钉和脊柱通用系统(USS)等多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损伤患者,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24~65岁,平均37.4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5例,其他外伤5例。骨折类型:屈曲压缩型22例,爆裂型5例,其他类型5例。骨折部位:T12 3 例,L1 18例,L2 7例,L3 2例,相邻两椎体骨折2例。2例L1骨折合并T12棘突骨折及棘上韧带断裂,伴脊髓损伤7例,神经功能分级按美国ASIA修订的Frankel分级标准:C级5例,D级1例,E级1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俯卧位,以骨折椎体为中心做正中切口,显露2~4个棘突和相应椎板、关节突与横突起始部。确定伤椎,采用Harrington棒7例,棘突钢板2例,沈氏经椎弓根内固定装置17例,Dick钉2例,USS 4例。术后放置负压引流。如术前CT片显示脊髓有明显骨块压迫或椎管狭窄者,分别采用开窗或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减压,减压后均采用髂骨植骨融合术。受伤到手术时间为伤后当天至第7天,手术时间2.5~3.8h,平均输血400ml。

    1.3 观察指标 骨折分型依据Denis三柱学说,结合X线片、CT扫描,分为稳定和不稳定骨折;压缩程度为伤椎前缘与上下椎体高度和的平均值;后凸角的伤椎为中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