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16512
身子不虚别吃补药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30日 《环球时报
     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在冬季,人体和自然的特点是“藏”,就是收敛、内蓄精气。因此,进补适合在冬季进行。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朋友都希望通过进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延缓衰老。然而,人们往往对该不该补、补什么、怎样补认识模糊。专家提出,科学进补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缺什么补什么

    一是辨证进补原则。补药适用于各种虚弱不足的病症,比如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妇女产后、外科手术后,或慢性病变、年老体衰等,都可以辨证选用补药进行调补。一般是缺什么就补什么,如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滋阴,阳虚壮阳。

    有补益功效的中药很多,大多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机能的功效。应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不同而选择,切忌滥用。

    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见肺气虚表现,间歇期可适当服用冬虫夏草、党参等补益肺气;心血管病患者有心气虚表现者,可用补心益气的炙甘草、黄芪等药。有精神萎靡、乏力、口渴等症状,可用少许洋参泡茶以益气提神。女性出现面色萎黄、唇舌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健忘、手足发麻及月经延期,可服用一些补益气血的中成药。食用羊肉一类性味甘温的食物,也有益气补虚的作用。

    有些情况则不适合服用补药。首先,没有虚症者不必滥补,如少年儿童一般不宜食用补药。有些虚弱的病人,在服用补益药物之后,出现咽干舌燥、烦躁不安、睡眠不好等症状,这是补药不对症的表现。有的人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虚不受补”的症状,则因为病人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这样的人应当先改善脾胃功能再进补。外感发热、腹泻等邪盛体虚的病症,不能贸然进补,否则可能会“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补药不是多多益善

    二是适度原则。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营养系主任刘占文教授介绍,补药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多多益善。很多补药都有一定的偏性,如补血药(如红枣、熟地、桂圆肉、阿胶等)性质粘腻,过服会伤脾胃,造成腹胀、食欲下降等。补阳药(如鹿茸、附子、肉桂等)则药性温燥,过服则助火伤阴。补阴药(如生地、知母、麦冬等)性味苦寒,如果过服则会损伤人体阳气,致使阴寒之邪在体内凝结。

    药补不如食补

    三是食补为本原则。湖南中医学院彭坚教授指出,中医特别强调食物的补益功效,而某些食物本身就具有药物的治疗功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药补不如食补”。不论是虚证患者还是健康人都可以进行食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赵霖教授都强调,食物的营养作用是任何补品都不能替代的,应该是“红、黄、绿、白、黑”各色五谷杂粮都吃,多种营养全面、均衡地吸收。

    最后,专家提醒,市场上补益类保健品很多,某些商家片面夸大其产品疗效,消费者不可轻信。保健品毕竟不同于药品,只能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能取代疾病的常规防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