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21577
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30日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医院(中医正骨)
     提要 为探讨穴位(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 手法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组(治疗组) 60 例和口服西比灵组(对照组) 60 例,连续3 周,观察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头痛和TCD 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颈肩痛、头痛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1) ,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PS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5~0. 01) 。表明穴位手法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颈肩痛和头痛等症状,明显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其疗效与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

    主题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治疗 穴位手法 推拿 TCD 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 而引起的综合征候群,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上最为常见,约占所有颈椎病患者中的70 %〔1〕,多见于45~60 岁的病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已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非常重视本病的研究,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穴位手法是我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所创立的,运用手法直接对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等穴位进行手法推拿。自2000~2003 年,作者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组和口服西比灵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头痛和TCD 的变化,探讨穴位手法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 根据1992 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

    1. 1. 1 临床诊断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需符合以下条件: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 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1. 1. 2 影像诊断 影像学TCD 检查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

    1. 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TCD 检查有异常。

    1. 3 排除标准 虽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但影像学所见正常或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眼源性或耳源性眩晕患者;外伤所致的颈椎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全身性疾病患者;未按规定治疗者。
, 百拇医药
    1. 4 一般资料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组(治疗组) 和口服西比灵组(对照组) 。治疗组中男26 例,女34 例;年龄最小32 岁,最大55 岁,平均47. 6 岁;病程最短10 天,最长8 年;未合并其他疾病。对照组中男22 例,女38例;年龄最小30 岁,最大56 岁,平均49. 3 岁;病程最短7 天,最长10 年;未合并其他疾病。其中治疗前后TCD 检查资料完整的治疗组有40 例,对照组有34 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如表1~2 所示,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和TCD 检查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 €x ±s

    组别例数眩晕颈肩痛头痛

    治疗组40 2. 4 ±0. 5 2. 3 ±0. 7 2. 1 ±0. 6
, 百拇医药
    对照组34 2. 4 ±0. 6 2. 4 ±0. 8 2. 2 ±0. 7

    表2 两组治疗前TCD 检查结果比较 cm·s - 1 €x ±s

    组别例数

    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

    PS TAMn PS TAMn PS TAMn

    治疗组40 50 ±11 22 ±6 42 ±12 14 ±4 44 ±16 13 ±5

    对照组34 50 ±16 20 ±8 48 ±15 16 ±7 46 ±13 14 ±4

    2 治疗方法

, http://www.100md.com     2. 1 治疗组 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指端于风池、风府穴施用按、揉、指掐等手法,约5 分钟,接着于肩井穴施用滚法、拿法,约5 分钟,再用拇指罗纹面于双侧太阳穴施用环揉手法约3 分钟,并点按百会、按揉翳风约3 分钟,最后结合按、揉、滚手法作用于颈项肩背部,待肌肉放松后,行颈椎关节拔伸手法,约5 分钟,每天治疗1 次,3 周为1 个疗程。

    2. 2 对照组 选用西比灵口服,每次10mg ,每天1 次,于每晚睡前服用,连续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3. 1 临床症状及体征 采用计分法评价,标准如下。

    3. 1. 1 眩晕 重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和景物旋转感,头身不敢转动或单纯头晕,心烦意乱,难以胜任工作者计3 分。中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旋转或晃动感,但不影响生活或单纯头晕而影响活动,但能坚持工作者计2 分。轻度:自觉头晕眩,无自身或景物旋转感或晃动感或单纯头部昏沉而不影响活动计1 分,无者计0 分。
, 百拇医药
    3. 1. 2 颈肩痛 重度:颈肩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者计3 分,中度:颈肩常自觉有疼痛,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但不需卧床休息者计2 分,轻度:颈肩偶发疼痛,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能坚持工作者计1 分,无者计0 分。

    3. 1. 3 头痛 重度: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采用止痛措施(药物) 无明显缓解者计3 分,中度:头痛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但不须卧床休息,用止痛措施后疼痛暂缓者计2 分,轻度:头痛明显,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能坚持工作,有时需服止痛药者计1 分,无者计0 分。

    3. 2 TCD 检测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Elegre SONOLINE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 5MHz ,经颈窗和枕窗检测患者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测量参数为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 和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n) ,于治疗前、治疗后各检测1 次,检测参数值随机打印输出(正常值参考周永昌、郭万学主编的第3 版《超声医学》) 。
, 百拇医药
    3. 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0. 0 软件包分析处理,组内比较用配对t 检验,两组间比较用t 检验。

    4 结 果

    4. 1 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组治疗后眩晕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 05) ,但颈肩痛、头痛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1) ,说明穴位手法推拿治疗在改善眩晕方面与西比灵相当,但在改善颈肩痛、头痛方面则明显优于西比灵,见表3。

    4. 2 TCD 检测 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PS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5~0. 01) ,而基底动脉的TAMn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1) ,但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TAMn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 05) ,见表4。说明穴位手法推拿治疗可明显提高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时间平均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大脑供血。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 x ±s组别例数眩晕颈肩痛头痛
, 百拇医药
    治疗组40 1. 0 ±0. 6 0. 9 ±0. 6

    3 3

    0. 8 ±0. 8

    3 3

    对照组34 0. 9 ±0. 6 1. 9 ±0. 7 1. 6 ±0. 7

    注 与对照组比较, 3 3 P < 0. 01

    表4 穴位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TCD 的影响 cm·s - 1 €x ±s

    组别例数

    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

    PS TAMn PS TAMn PS TAMn
, 百拇医药
    治疗组40 56 ±9

    3

    24 ±6

    3 3

    58 ±11

    3 3 16 ±4 53 ±12

    3 16 ±5

    对照组34 50 ±14 20 ±8 49 ±14 17 ±7 47 ±10 15 ±4

    注 与对照组比较, 3 P < 0. 05 , 3 3 P < 0. 01

    5 讨 论

, 百拇医药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不稳定,椎间盘的侧方突出以及钩椎关节的增生,直接刺激椎动脉使之痉挛或压迫使之扭曲、狭窄、闭塞等而产生椎2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状。椎动脉是椎2基底动脉系统的主干动脉,椎动脉供应脑的血液约占心输出量的1/ 6 ,每分钟通过椎动脉的流量为4. 5ml〔3〕。椎动脉的血液供应与其弯曲度、口径、走行密切相关,而颈椎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或有骨质增生、移位等时,椎动脉更易直接受压或刺激而发生血管痉挛,致使椎2基底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或因局部组织充血渗出、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等,使椎动脉产生痉挛,致大脑供血相对减少,导致髓海不充,而发为眩晕、头痛、恶心,甚至一过性晕扑等症状。TCD 研究证实,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峰速度明显低于正常人,但其血管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人〔4〕。

    由于增生压迫,椎2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主因,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缓解椎2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王德瑜等〔5〕应用推拿间竭性拔伸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结果发现可明显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椎2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张建宏等〔6〕观察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手法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明显提高椎动脉流速,说明手法治疗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2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本文研究发现,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改善眩晕方面与西比灵相当,但在改善颈肩痛、头痛方面则明显优于西比灵;穴位手法推拿治疗后可明显提高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时间平均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大脑供

    血,达到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

    因颈椎是督脉及足少阳胆经循行之处,经络阻塞不通出现颈椎病症状和体征,因此选用督脉之百会、风府穴,胆经之风池、肩井,三焦经之翳风及经外奇穴之太阳穴行手法治疗,以达到疏通督脉、胆经、三焦经之经气。通过手法推拿,解除颈背部肌肉的紧张痉挛,纠正颈椎关节失稳及关节位置异常,从而消除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压迫和刺激,加快气血循行;通过推拿按摩使局部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皮肤肌肉中血管舒张,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及血管血流量,减少血管周围阻力,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从而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2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故治疗效果良好。, 百拇医药(张盛强 石 星 张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