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华医药
编号:11209283
中医药辨治消化性溃疡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当代健康报》 2005.12.0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一般认为胃液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故取名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在秋冬和冬春季节变化时好发。

    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六淫伤中、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皆可使胃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失常,胃失和降,不通而痛。

    肝胃不和 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作痛,牵及两胁,遇情志不遂而加重,吐酸,善太息,苔薄白,脉弦。治疗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广木香(后下)各12克,佛手、延胡索、苏梗、郁金、川楝子、白芍各15克。

    脾胃湿热 胃痛或胸脘顶闷,口干口苦,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数。以清热燥湿、理气和胃为治则,三黄泻心汤加减,黄芩、延胡索、佛手、枳实、厚朴、海螵蛸各15克,黄连、大黄各10克,蒲公英30克,浙贝母12克。

    脾胃虚弱 胃脘隐痛,绵绵不断,每于受凉、劳累后疼痛发作,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口泛清水,纳差,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宜益气健脾、和胃止痛,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20克,黄芪30克,法半夏、木香(后下)各10克,白术12克,茯苓、延胡索各15克,砂仁(后下)、陈皮各6克。

    胃阴亏虚 胃脘隐痛或灼痛,午后尤甚,或嘈杂心烦,口燥咽干,纳呆食少,大便干结或干涩不爽,舌质红,舌苔少或剥脱,或干而少津,脉细数。以养阴益胃、理气止痛为治则,一贯煎合益胃汤加减,生地30克,天花粉20克,沙参、麦冬、石斛、白芍、郁金、延胡索各15克,佛手10克。

    瘀血阻络 胃脘疼痛有定处,如针刺或刀割,痛而拒按,食后痛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或沉弦。治疗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五灵脂各10克,丹参20克,延胡索、郁金、川楝子各15克,三七粉(冲服)3克,枳壳12克。

    以上各方药根据临床症状加减。(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主任医师 李富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