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更多 > 人体信息诊疗学 > 正文
编号:10830862
心神经官能症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9kb)。

    [概 述]心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对植物神经失去其正常的调节作用所致。在病理解剖上心血管无器质性病变。广义而言,许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也可属于本证,但本节并不将这些包括在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不畅、全身乏力及眩晕、失眠、四肢发紧、多汗、恶心、手颤等。多发生于青年及壮年,又以女性为多。心神经官能症属于中医的"心悸"、"郁证"、"虚劳"范围。由于七情所伤、精神过度紧张或久病阴精亏耗、气血不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这一病症虽牵涉脏腑较多,但又以心、肾、脾虚或肝郁表现为主。

    [诊查要点]

    (一)多发生于体力活动过少的青年及壮年,以女性为多。

    (二)心悸最常见,心前区搏动和不适、多数伴有窦性心动过速。

    (三)心前区疼痛,多位于左前胸乳部,在膻中穴及其背部对应点偏左处有一敏感点。

    (四)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急促。

    (五)全身乏力,常在晨起时显著。

    (六)体检时可发现患者忧郁、颜面苍白、手足冷汗、手指、舌、眼睑震颤,心率和呼吸加速、肌腱反射亢进或面热足冷、手背凉、手掌热等。

    (七)本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常和其他见证如"不寐"、"头痛"、遗精"以及"脏躁"、"梅核气"、"百合病"等同时存在。

    (八)信息探测

    耳穴病经口:神门、肝、内分泌、脾、交感、脑点、肾。

    经穴病经口:内关。

    [信息治疗]

    病例l 韩XX,男,40岁,病历号3415,1991年11月20日初诊。胸闷胸痛伴心慌气短8个月。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胀、疼痛,心慌气短,症状时轻时重、未曾间断,每于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加重,间歇性心动过速,快者可达120次/分,口服硝酸甘油片上述诸证无明显缓解。平素情绪抑郁、心烦易怒,曾多次检查心电图,除偶然显示轻微供血不足外,未发现其他异常。血总胆固醇5.95mmol儿,甘油三酯1.13mmol/L。西医诊断为"心神经官能症"、"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并按冠心病前兆长期口服复方丹参片,无效,,服中药多剂,亦未显效。舌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心神经官能症(肝火扰心型)。治则:疏肝解郁,清热安神。

    病经口:神门(耳)、肝(耳)、心(耳)、内分泌(耳)、内关(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先于双侧内关病经口治疗20分钟,然后在耳穴病经口上治疗,每点治疗15分钟,均予疏密波。

    结果:治疗当时即觉胸部舒畅,至次日未感憋闷。共治疗10次自觉症状消失。

    (杨海霞)

    病例2 李XX,女,55岁,病历号45546,1989年3月14日初诊。心慌、气短2年。2年前因受意外惊吓而致心慌,继之渐发胸闷胸痛,伴气短,劳累后加重,有时可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发作短暂,频发一过性心动过速,多次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仍以"冠心病"自危,失眠健忘,饮食无味,常感身倦乏力。曾按"冠心病"服西药(药名不详)治疗,未能显效。舌淡苔白,脉细弱。

    诊断:心神经官能症(心脾两虚型)。治则:补益心脾,安神定志。

    病经口:神门(耳)、心(耳)、脾(耳)、内分泌(耳)、内关(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