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5年第20期
编号:10846601
AmpC酶和β-内酰胺酶在阴沟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耐药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20期
阴沟肠杆菌,,阴沟肠杆菌;mpC酶;β-内酰胺酶;耐药性,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AmpC酶和β-内酰胺酶在阴沟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 采用BD BBL Crystal ENF鉴定系统鉴定; 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NCCLS推荐的ESBLs表型确证试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 64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分别占28.13%(18/64)、31.25%(20/64)、39.06%(25/64) 。非产酶型1.56(1/64)。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和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抗菌活性最强,敏感率分别为100%和90.48%。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氟喹喏酮类、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等抗生素都有一定的耐药性。阴沟肠杆菌以痰液标本中检出率为最高84.4%(54/64)。结论 阴沟肠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菌,以呼吸系统感染率为最高。产ESBLs菌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是导致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ESBLs在产AmpC酶菌株中的流行增强了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mpC酶;β-内酰胺酶;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BLA)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其中主要为染色体和质粒介导的Ⅰ型AmpC酶和Ⅱ型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ESBLs的研究已经深入很久,临床治疗和ESBLs的检测已趋成熟,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两次明确规定了ESBLs的检测方法及适应被检测的菌种[1,2]。但近年来,高水平表达染色体介导的以及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逐渐成为临床上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已逐渐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菌,其严重的耐药状况备受关注。为此本文对64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AmpC酶和β-内酰胺酶表达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自2002年7月~2004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感染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64株。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常规培养分离。菌株采用BD BBL Crystal ENF鉴定系统鉴定。同一患者2次或2次以上检出同一阴沟肠杆菌者仅作一株计算。

    1.2 药敏试验

    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法国梅里埃公司Mueller-Hinton琼脂、英国OXOID生产的药敏纸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