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 2005年第3期
编号:10855806
雷公藤在皮肤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2005年第3期
雷公藤,1临床应用,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3毒副作用,【参考文献】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又名断肠草、黄藤根、南蛇根、菜虫药等,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祖国医学早有记载。由于其毒性颇大,过去临床应用受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发现该药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一些研究人员尚对其药理药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的奥秘,推动了临床应用向前发展。现将其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及实验室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

    1.1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功能失调之疾患,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导致关节疼痛、紫癜、肢端动脉痉挛症、肝脾肿大、肾病性水肿等症,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不少潜心医学事业的学者为此寻找有效的药物进行研究。秦万章教授采用雷公藤制剂(糖浆、片剂、冲剂、合剂)治疗各型红斑狼疮取得明显疗效,10余年来观察了1080例各种类型的红斑狼疮,主要为用雷公藤糖浆、片剂和冲剂,每天总量相当于雷公藤生药30~45g。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内脑损坏有程度不同的恢复,实验室检查改善,免疫指标(LE细胞、ANA、RF因子、免疫球蛋白、TB细胞功能)好转。秦教授于1982年系统报道了103例的临床治疗效果[1],总有效率达93%。1984年,薛筑云等[2]用雷公藤溶液40ml/d和总甙片1~1.5mg/(kg·d),治疗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总有效率达71%(15/21),显效率43%(9/21)。治疗后低热、乏力、关节痛、脱发、皮疹等症状、体征相继好转或消失,体力和食欲增强。实验室检查血沉、尿蛋白、血小板、抗核抗体、补体诸值相继改善或恢复正常。中国医学科学院雷公藤研究组[3]曾用雷公藤总甙治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共16例,显效2例,有效14例,日服量1~1.5g/kg,显效时间约1个月左右。

    1.2 红皮症 该症是一种较严重的皮肤病。由于致病因素较多,治疗困难。靳培英[4]1986年报道中国医科院皮肤研究所1975~1985年门诊诊治40例红皮症患者,所用雷公藤为其去皮根的木质部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40ml,相当于生药20g,制剂有液体和片剂。液体用量20ml、2次/d,片剂2片、4次/d。应用雷公藤治疗红皮症疗效令人满意。痊愈31例(77.5%)、显效8例(20.0%)、无效1例(2.5%)。痊愈与基础疾患密切相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