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8135
寻找医药行业永续经营的DNA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5日 医药经济报
     生老病死,就如同春孕育满园新绿、秋舞动漫天黄叶一般,自然规律,如期而至,亘古不变。

    企业就像生物的有机体,就像人类无法始终保持骨骼强健和血肉鲜活那样。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合理而有效地调配各项互动的要素,使整体获得持续发展和内部实现均衡协调,那么它就会染上这样那样的“病痛”,最后划上死亡的句号!

    这并非危言耸听,有铁一般的数据摆在眼前警示着我们。1970年跻身《财富》全球500强之列的企业,在12年后竟然有1/3已经销声匿迹。事实上,这个排行榜上的企业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也只有40~50岁。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8岁,尤其是民营企业,不仅平均寿命只有2.9岁,而且生存超过5年的不到9%、超过8年的不到3%。比起枯燥的数字,与我们商业生活体验更接近的是,那些曾经响当当的、振奋过业界、也承载过万千职业经理人的光荣与梦想的名字:三株、巨人、爱多、秦池、冠生园、银广夏、沈阳飞龙、百龙矿泉壶、亚细亚、春都……都在极致的辉煌后霎时褪去了鲜艳,昙花一现,只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淡淡的泛黄的痕迹。总有一些因素像生物学上的DNA一样影响着企业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质量。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处在一个既是完全竞争又具有限制性的市场里,前行的路上横亘着更多的生死考验与挑战。不确定的政策因素就足够使药企在生存的瓶颈里挣扎,正如我们所见的那样,GMP、GSP、降价、招标成为了多少中小企业的生死抉择。
, 百拇医药
    然而,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企业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宿命?意味着寻找企业永续经营的长寿DNA也如同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派遣徐福出海求“不老药”那样荒谬无力、可悲可笑?

    答案显然不会是苍白的。而自信的底气来自于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认识和理性、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启示:一是企业有生有灭,是一个客观规律;二是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三是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特定的企业处在生命周期特定的阶段;四是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五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变革,可以让企业的盛年期长久驻留。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条规律:企业出生率高,关闭率也高。有人曾对企业寿命进行过统计,7%的新建企业在开业后六个月内关闭;40%的新建企业在开业后六个月后到三年内关闭,近一半的新建企业“活”不过三年;企业成立三年后,关闭率逐渐下降,但“活”过六年的只有35%。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医药行业的重视。医药企业实施GMP和GSP以来,生产企业总体数量已由7000多家下降到5300多家;商业企业由1.8万家下降到9000多家,数字里包含了有开有关的加减部分。
, 百拇医药
    我们承认,企业的成长是有极限的。在一种经营模式下企业的生命周期会经历诞生、成长、成熟、衰老、复杂(破产、重组或死亡)这5个过程。就如同摩天大厦,即使高耸入云,也仍然会有天花板束缚你向上的视野。同时,我们确信突破“天花板”的可能,从一个生命周期阶跃至另一新的生命周期,让企业的发展图谱不断呈现新的增长曲线,成为A Living Company(一个生生不息的公司)。这需要我们果断地实施变革创新,战略转型,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和企业的商业模式,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我超越,持续增长保持永远领先。

    我们从不曾怀疑医药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它具有高成长、高投入、高附加值和高风险的特征。然而活着的艰辛与考验、飘摇与分化我们同样无法忽视。正如明媚的阳光里依然飞扬着尘埃,前进的路上总是蔓生着荆棘。怀抱着成长梦想的药企,首先要确保自己活着--这是成长的底线;活着,长久地活着,逆境自强顺境自省,日臻成熟健康地活着--这便是永续的过程。作为专业媒体,本期元旦策划试图诊断和检验一个产业的成长品质,愿意和大家一道,共同寻找适用于医药企业永续经营的DNA,让这个产业少一些片刻绚丽的“昙花”,多一些永远葱绿的“万年青”。

    金鸡报捷去,锦犬送春来。又一个甲子轮回,新的一年带着新的希望向我们走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