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820
商业的心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8期(总第2261期 2006.01.18)
     评说|Comment

    “过去的一年,你过得好吗?”

    在1月7日召开的“中国医药(上海)营销高峰论坛”上,北京丰科城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正乾在论坛发言的开场白中这样问在场的经销商。

    可以想象,在一元复始之际,面对已经走过的一年,经销商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其中虽然有对市场操作成功的欣慰,甚至一些得意,但更多的也许是一种在微利竞争煎熬下的无奈。经销商,这个受医药产业链两头围剿打压的角色,说什么都会有自己的苦水。在上游,先不说制药企业露出“一步到终端”的“贪婪”,单是药品降价及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医药工业成本的上扬,足以影响到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在下游,牛气十足的终端更是摆出“王者之气”:无论是药店的“终端拦截”,还是医生的处方,如果你没有令他们心动的“理由”,是很难有所斩获的。

    有一组数据最能描绘经销商此刻的心情: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的毛利率进一步下滑,全国医药批发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为8.21%,平均费用率为7.65%,平均纯利率仅为0.57%。医药商业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在持续,以致很多商业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商业企业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虽然如此,公众仍将“药价虚高”这个“大是大非”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医药商业领域。这就意味着,商业的利润空间在“政策大棒”和“市场巨臂”的双重打压下将进一步缩小。
, http://www.100md.com
    有人说,中国医药商业进入了微利时代。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从平均0.57%的纯利率来说,确实很低,难怪一些企业出现生存之忧。但从平均8.21%的毛利率来说,已经不低了。美国医药商业的平均毛利率只有4%,日本也只有7%。这样一比,中国医药商业还没有资格戴上“微利”的帽子。

    何以会出现这种“高毛低纯”的现象?笔者认为关键还是竞争力不够。在美国和日本,医药商业的集中度很高,前10位的医药批发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综观我国,医药商业领域存在严重的小、多、散、乱问题。据有关数据,全国证照齐全的医药经营企业有7000多家,这还不包括挂靠的“子公司”、“孙公司”。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医药经营企业中,90%是小型企业,企业集约度低、管理效能低、费用率高,竞争力普遍不强。而对有一定规模的国有商业公司来说,由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国企病”的影响,其竞争力也大打折扣。同样是1个亿的销售规模,在国有企业可能要数千甚至上万人才能完成,而一些民营企业可能只需要几百人。由此观之,中国医药商业领域急需进行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另外,产品的同质化和营销方式的陈旧化也是医药商业利润下降的原因。
, 百拇医药
    其实,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已经探索出一些比较成功的新型盈利模式,如开展快批业务、发展大物流、打造区域强势代理品牌等,有的企业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广州市医药有限公司。近几年来,该公司虽然受药品降价影响毛利率每年都降低0.5%左右,但总利润不降反增。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形成了规模效应。二是建立了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以应对挑战,其物流成本只有进货价的1.2%,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岁末年初,面临若干挑战的医药商业企业是该盘点一下一年来的得失和自己的心情了。而面对医药商业微利趋势的正在进行时,我们是否有了新的招数呢?

    微利,不应该成为借口。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8期, http://www.100md.com(徐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