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价格 > 相关 > 医药代表
编号:11020821
“不给医生回扣,药根本卖不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据新华社电 日前,第40届全国新特药交易会在南京举行,有数百家制药企业参展。采访当天虽然还处在布展阶段,但交易会现场已经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代理商、医药代表,已经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洽谈起了药品经销业务。为了解一种新药是如何通过层层中间环节最后卖出天价的,记者冒充了一回“医药代表”,洽谈的结果让记者吃惊不已:药品的出厂价和到病人手中的零售价之间差别巨大,有的药品差价达到十几倍。而前来推广新药的生产厂家代表在接受采访时也感叹不已:“没办法,其实我们赚得很少!”

    交易会现场出现的一些“怪现象”,已经悄悄地将这些即将进入或者刚刚进入市场的新药,纳入了存在已久且根深蒂固的医药销售潜规则里,而这种潜规则的作用,就是将原本成本并不高的药品通过层层加价以天价卖给消费者,从中渔利的,则是医药代表、代理商、医药公司、医院、医生等中间环节。

     暗访:药品售价是成本的近10倍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第40届全国新特药交易会现场看到,医药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向参观者发放宣传单,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代理商、医药代表也不停地接过药品介绍资料,然后开始洽谈、登记联系方式。

    看到记者在展位前停留,一名中年男子以为记者也是前来洽谈药品销售的医药代表,立即递上了制药厂家的产品介绍,这是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成药。他说:“你是哪个地区的啊?”记者随口说:“江苏淮安的。”他说:“正巧,那个地方现在还没有人做,如果你要做我们这种药的话,我可以给你最低的价格。”记者问:“你能给多少?”他说:“这种药的零售价是24.8元,如果你确定要做,四五块钱就可以拿到。”记者问:“还能再便宜吗?”他说:“如果你在当地做得好的话,可以以3.6元的出厂价给你。”记者问:“这个价啊,那你们的成本价是多少啊?”他摇了一下头,笑着说:“成本只有两块多。”记者问:“啊,那你们赚得也不多啊。”他叹了一口气,反问说:“这样的价格,你自己算算,我们能赚多少呢?”

    记者在馆内询问了一圈,发现一些广告单上印刷的药价水分多多,有些药品零售价很高,但出厂价却异常便宜,令人不敢相信,许多药厂给医药代理商或医药代表的价格居然只有药品零售价的二折。在一家药厂展台前,记者发现一种胶囊的价格较高,一盒24粒的药品价格高达500多元。“这个药我要做,大概能给个什么价?”记者这样问。厂家代表说:“如果你是做医院的生意,最低能给你76元,而且批量也不受限制”。医药代表拿到手的价格和零售价格相比,竟然相差七八倍。
, 百拇医药
     一怪: 厂家利润比不上医院医生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10余家医药生产厂家,当问起“赚不赚钱”这个问题时,厂家的回答竟然是出奇地一致:“我们的利润太少了,都给后面的环节赚去了。” 由于展台前不断有医药代理商、医药代表出现,这些生产厂家的代表都对医药销售中间环节的利润避而不谈,把药价虚高的原因都指向了医院、医生,有的厂家代表甚至说“药钱都被医院医生赚去了”。

    一家医药生产厂家的代表说,国家对药品不断降价,但降的都是生产厂家的利润,后面的环节根本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害。而各地开展的招标采购药品,对于药品生产厂家来说,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利益,反而让厂家在销售药品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一道“门槛”。这名代表说,从这次新药展来看,药品的出厂价都非常低,如今的情况是,厂家发不了财,代理商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但医院、医生却“稳坐钓鱼台”,拿走了大部分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又不得不加入药品零售价里,最后还是由老百姓来承担。
, 百拇医药
    一名参展厂商大倒苦水说,每年新药品种繁多,特别是中成药,像这次参展的治疗失眠等症状的同类精神类药物就有几十种,竞争激烈,药品进医院,特别是新药进医院往往得“过五关、斩六将”。当然,只要舍得钱,什么医院都进的去。他说,医生几乎是每家药厂“攻关”的重中之重,医生手里的那支笔实在太关键了,没有他们的申请书,这个药再新、再有效,进医院也要费些周折;“攻关”能力比较强的厂家,新药最快在3~6个月后就可进医院,如果“攻关”能力比较差,药品何时能够进医院就不好说了。这位人士说,与医院、医生培养感情有两种渠道,其一就是所谓的回扣,或者干脆就出点“培养费”,有的厂家一年给一个大医院一名医生的“培养费”就有十万元之巨;其二,就是以学术之名开学术研讨会,给医生交流学习、成名的机会。他说,这些“攻关”、培养感情的费用,还不是由生产厂家来承担吗。

     二怪: 厂家对医药代表爱恨交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前来参加交易会的众多医药代理商、医药代表,医药生产厂家是既爱又恨。一家厂家的工作人员说:“这些人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我们的销售全靠他们了,虽然他们也拿去了不少利润,但我们可得罪不起啊。”
, 百拇医药
    一家生产广谱抗生素的厂家代表说,现在同类药品很多,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药品零售市场就很难打开局面,而这些医药代表的手中却有着庞大的网络,有些医药代表和当地医院的医生长期合作,已经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陌生的医药代表很难打进去,在现在的大背景下,医生害怕出事,也不会轻易和陌生的医药代表合作。

    但医药销售的中间环节获得的利润也让生产厂家气愤不已,虽然当着前来洽谈的医药代理商、医药代表的面,厂家代表没有指责中间环节获得的巨大利润,但在和记者私下里交谈时,他们还是难掩心头的不平之气。一厂家代表说:“我们这种药的成本价只有2块多,出厂价是3.6元,零售价是24.8元,我们就一两块钱的利润,但中间商最起码要从中赚了六七块钱,是我们的三四倍”。

     三怪: 列举相熟医生成“撒手锏”

    记者在会场发现,前来参加新特药交易会的医药代理商和医药代表来自全国各地,虽然他们和医药厂家洽谈时操着不同口音的普通话,但大致的内容都是相同的,“最低能给我多少钱?”“同类药品多不多?”这些话语频频进入记者耳中。
, 百拇医药
    在一家医药厂家展台前,记者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和厂家代表正坐在展桌后面,轻声地交谈。记者装作看资料的样子,拿着一本药品宣传册,在他们旁边的一个凳子上坐了下来。果然,他们在商谈着在浙江地区经销一种治疗感染疾病的注射液的问题。这名中年男子问:“最低价格是多少?”厂家代表说:“20多块钱。”中年男子说:“不能低啊?”厂家代表笑着说:“我们这种药的同类产品比较少,很吃香的,刚才已经有四个人登记有做这个药的意向了。我们挑选代理商还要看能不能在当地打开市场,如果你和医院比较熟悉,那我们就选择你来做,其他的几个人我们就回绝掉。”这名中年男子说:“我在这个行业里干了这么多年了,跟医院怎能不熟悉呢?大医院的分管院长、科室主任我都认识,我数给你听听。”接着他列举了当地一些医院的医生的名字,这名厂家代表说:“看上去你的确比较熟悉,那这样好了,先留下联系方式,交易会结束后我们再进一步谈具体的事情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医药代理商、医药代表为了洽谈成功某一药品,总是将自己和医院、医生的关系是否熟络作为“撒手锏”,按照医药厂家的话说,就是 “手头的资源多不多”。一家医药生产厂家的代表说,挑选医药代理商时,当然要比谁的“资源”多了,谁的资源多,谁就能把药品零售市场做出来;如果没有“资源”,医药代表连医院诊室的门就进不去,更何谈让医生为他开药呢。
, 百拇医药
     四怪: 不给医生回扣药就卖不掉

    “有没有给医生回扣啊?”当记者向一个药品生产厂家的代表询问这个问题时,这名中年男子笑着说:“你问问今年来参加交易会的厂家、医药代表,哪个厂家敢说没有给过医生回扣?这是规矩了,医药销售行业一直都是这样,大家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当记者表明自己的身份时,大多医药生产厂家的代表、医药代表都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有的人员虽然勉强同意聊一聊,但也不肯透露姓名。一名医药代表说: “这是行业内的规则,跟外面的人不能谈得太具体。现在医药销售就是这个样子,不论是新药还是老药,你要想把药卖出去,不经过中间环节、不给医生回扣是行不通的”。新闻链接:药品销售冗长的中间环节按传统的销售渠道,药品从生产厂家到消费者手中,无论是经过医院还是零售药店,都离不开9大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生产企业——买断总经销权的大型批发企业——全国各大区或者省级代理商——地市级代理商——医药批发公司销售商——医院药事委员会认定各科室上报的采购计划(或向零售药店支付进场费)——医院药剂科科长(或零售药店配送中心)——医生(或零售药店店长)——统计药方的统方员(或零售药店店员),环节冗长,分食利益者众多,其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原本几块钱成本的药品最终到了消费者手中要卖到几十甚至上百元。, http://www.100md.com(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