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6年第2期
编号:10870934
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
脑血管,1磁共振血管造影,2磁共振波谱,3DWI对早期脑梗死诊断的应用研究,4PWI对早期脑梗死诊断的应用研究,5FLAIR序列,【参考文献】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外均名列前茅,在我国其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5倍,脑重量仅为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则占全身耗氧量的20%,其所需血供占心输出量的15%,加之脑组织不能储存能量,也不能进行糖的无氧酵解,因此其对氧和血供的要求特别高。脑缺血在临床上常见,因血管闭塞致供应区缺血超过一定时限后,即发生脑梗死。近年来,对超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研究已经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比较深入地阐明了缺血性脑损伤与抗损伤的机制,尤其是缺血性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概念的提出,以及许多治疗脑缺血取得明显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为急性脑缺血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启示。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PI)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扫描等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检测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了直观个体化的影像学信息。本文就这些技术作如下简述。

    1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是利用血液在磁共振成像中的流入性增强和相位改变的特性在给予射频脉冲激发后对其进行编码、采样而得到血管成像的。目前有时间飞跃(time of flight,TOF)和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两种成像方式,每种又包括二维成像(2D)和三维成像(3D)以及二维三维相结合的多层三维成像(M3D)。静脉内使用造影剂Gd-DTPA可以提高对比度、显示更小的血管。MRA已在临床应用数年,其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对颈部血管病变(如颈动脉狭窄)的显示与常规血管造影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仍有将狭窄程度估计过高的倾向,有时难以区分狭窄和闭塞。MRA能很准确地诊断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和动脉瘤,清楚地显示病变范围、供应动脉和引流静脉,是治疗后随访的最好方法。但是对于脑梗死,MRA尚不能显示小的分支阻塞,这可能与空间分辨力较低有关。因此, MRA目前可作为一种筛选手段用于有可能发生脑梗死患者的监控[1,2]。低场MR与常规MRA结合增强MRA也可明显提高脑血管的显示能力,对鉴别血管的狭窄与闭塞,提高动脉瘤的显示能力及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磁共振波谱

    普通MRI信号主要来自组织中大量的氢原子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3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