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828
重构平价潮下的利润体系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21期(总第2274期 2006.02.22)
     平价与暴利 • 利润格局

    无论医药生产领域是否愿意看到药品降价,平价风潮已经无法熄火。对药企来说,今年药价将继续走“下坡路”,但即使如此,还是有医药企业可以赢得利润空间生存并发展壮大。其途径大致有两条:其一,通过精确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效益,取得营销突破,在普药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其二,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在附加值高的医药产品市场占据自己的位置。

    2006年1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各地市都应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作为转换运行机制的试点,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高强的讲话给首先由民营连锁药店喊出来的“平价”二字抹上了一层官方色彩。一时之间,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长沙等地平价医院陆续开办起来,而民营资本对于“平价”的兴致尤为高涨。
, 百拇医药
    勿庸置疑,“平价”二字一出现就能引发诸多的社会效应,成为媒体舆论的焦点所在,“平价”俨然成了一股风潮;与此相映照的是,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医药企业对于“平价”的反应淡然,波澜不惊,而对于“药价”、“降价”等字眼却极其敏感。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汪亮针对这种情况说:“在现在的情况之下,很难说‘平价’对上游的流通环节和生产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可以看到的是,生产企业的利润是逐年下降的。”

    平价的正市场效应

    2005年,整个中国医药行业几乎都是在争议和质疑中前进的。2005年岁末的最后一期《财经》杂志将“药价之谜”定为2005年的“年度特别话题”。当“看不起病”这样的感慨几乎成为全社会的责难时,人们对于“平价”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于是,凡有“平价”处,必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赢得很大的社会效应;而戴上“首家平价医院”头衔的,更是引得人们的翘首观望。然而,“平价”何时才能不仅仅只是社会效应,而得到真正的市场效应呢?
, 百拇医药
    从对平价风潮的期待中,我们听到了老百姓对于解决“药价高企,看病难贵”问题的呼唤,也看到了现行医疗价格与百姓承受能力的畸形分离;但另一方面,从各地平价医院普遍“开张易、生存难”的状况反差中,我们似乎又能看见,仅仅只具有社会效应的平价风潮,并不足以承担老百姓对医药行业的期待,市场效应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平价医院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定义“平价”的问题,必须尽快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来定义平价医院。但是,仅仅依靠“下定义”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平价”真正为医药企业所接受,首先必须保障医药行业、医药市场自身健康地发展,即取得正面的市场效应。

    深圳九新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小涌表达了医药企业一种普遍的担忧:“平价医院也只是一种经营模式,平价可能只是一种风潮。以行政力量片面压低药价,可能会导致药品的质量不能保证,医药企业的生存压力会更大,进而可能会拉低整个医药行业的制造水平。”

, http://www.100md.com     降低医药费用是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而满足老百姓这一需求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质量有保障的药品来为之解除病痛。当医药费用高企饱受诟病之时,卫生部重新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要求建立“平价医院”。但是,如果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的话,医药行业如何在为老百姓提供廉价、优质药品的同时,保障自身的正常运营以及健康发展呢?

    药价源头的反思

    2005年,国家发改委对于药品的第17次降价,引起业界的强烈震动,至今仍然刺激着医药企业的神经。行业协会纷纷站出来反对,因为板子最终大部分落到了医药制造企业的身上。蒋小涌说:“我们企业是做抗生素产品的,现在整体效益不好。2005年我们的销售额是1亿多元,但仍亏损。”

    根据统计数据,2005年1~10月,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为3156.71亿元,同比增长25.66%;利润总额264.38亿元,同比增长22.17%,利润总额增速继续慢于收入增速。2005年1~10月,医药行业整体毛利率降至32.57%,利润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降至8.38%。受药品降价政策及原油化工原料成本增加的影响,整个行业的利润呈下滑趋势,大部分制药企业都感受到盈利压力。对于被认为是药价高企的源头,医药制造企业大感委屈:我们仅仅只是药价的上游,并不是药价的源头!
, 百拇医药
    显然,“药价源头”远不是行政降价一种方式就能触及的。2006年,国家发改委同时考虑采用多管齐下的办法整治高药价。据悉,发改委将可能对定价机制实行重大改革,去年已对部分方案展开调研,听取医药企业的意见,实施方案有望在2006年上半年出台。在定价机制上将出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政府定价范围扩大。相比此前的降价方式,今后价格管理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由政府制定价格的药品由原来的1500种扩大到2400种左右。”国家发改委已重新修订了定价药品目录。在新增部分中,主要是把医保目录中1300种报销药品增加至2100种。上述药品将实行政府统一定价和确定最高零售价相结合的价格调控政策。

    OTC定价权转移。“第二大定价机制的变化则是把全国划分为西北、华北、西南、华南、华东、东北六个区域来协调非处方药(OTC)的定价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说。此前,国家发改委将非处方药的定价权下放给了省级价格主管部门。
, 百拇医药
    药品出厂价上包装。药品最小的零售包装上须标注出厂价、建议零售价。据透露,新《药品政府定价办法》2006年上半年将正式出台。

    “一元药”的前世今生

    2003年11月,在广州推出“一元药”系列的广州诺贝华乐制药公司曾经率先提出过“源头平价”的概念,“一元药”一上市立即引来极大关注。那么“一元药”的现状如何呢?

    “一元药”最开始推出的是4种感冒药——包括维C银翘片、小儿氨酚黄那敏片、感冒清片、复方感冒灵片,后来又加入了中成药咳特灵,都是很常见的普药。现在,诺贝华乐将“一元药”扩军到多个品种,同时还推出“泛一元药”。

    广州诺贝华乐制药公司总经理许守良告诉记者,上市之初,在广州、上海、成都、杭州、青岛等地都出现过抢购热潮,“一元药”成为很多药店标明低价的一个噱头。但有些市场马上跌入低谷,“在成都市,‘一元药’上市第一天就掀起抢购风潮,当天卖出1.8万袋;目前,由于利润薄经销商不合作,终端铺货遭遇困境,整个市场处于停滞状态。”
, http://www.100md.com
    现在的“一元药”系列已经远没有2003年卖出1000多万袋时的盛况了,2005年的销售量已经比前年少了1/3。“如今‘一元药’市场整体较为平静,我们调整了市场策略,在中心城市主打平价大卖场、城郊结合部,然后布网二三线城市并逐步辐射到农村市场。现在做得最好的不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级城市,倒是昆明这样的二级城市。”许守良说。

    “一元药”是医药企业主推“平价”的一个尝试。从某种意义上,就目前中国医药界而言,“平价”所起到的竞争推动作用都是明显的。但越来越多的“平价”折戟市场,也表明了“平价”绝不是仅仅依靠医药企业或者销售终端就能独立完成的。

    药企的利润命题

    无论医药生产领域是否愿意看到药品降价,平价风潮已经无法熄火。对药企来说,今年药价将继续走“下坡路”,但即使如此,还是有医药企业可以赢得利润空间生存并发展壮大。其途径大致有两条:其一,通过精确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效益,取得营销突破,在普药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其二,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在附加值高的医药产品市场占据自己的位置。前者的典型代表如扬子江药业、蜀中制药,后者则有神威药业、恒瑞制药等。
, http://www.100md.com
    扬子江的崛起在中国医药行业内既显得异类又颇为典型。扬子江的销售对象主要定位在二三级城市,以销售队伍打天下的营销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最容易被中国市场接受”的模式。这使得多年来扬子江在中国医药行业利润排名榜位居前列。但是其总体也没有跳脱国内药企普遍的尴尬——产品差异化很小,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扬子江发展起来借助的是时机、规模和主打品种,现在面临的是一个能否升级的阶段。

    2005年神威药业在中国制药业界显得十分抢眼。神威药业依靠独特的中药注射液、软胶囊、颗粒剂优势领舞现代中药工业,同时借助上市之势飞速发展。其经营效益稳居中药行业三甲之列,中药注射液、软胶囊优势继续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很多医药企业一味追求低价倾销,将其作为打击竞争对手的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手段,并认为此种作法是在平价风潮中取胜的筹码。但这种发展往往是短期的,而且当低价成为企业经营的宗旨时,往往会发生以降低质量的方式来获得成本的降低。而另外一些企业,用不一样的方式在平价风潮中突破利润难题。

    药企面临的利润尴尬告诉我们:医药市场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医药企业的发展轨迹也该应需而变。“平定药价”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依循市场规律,不从医疗体制、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整体考虑,单一靠行政手段强压药价,不仅困难重重,而且收效甚微。而医药企业如果不应时而动,对外界的动向反应迟钝,只坚持以自己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往往会无意中陷入亏损的境地。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21期, http://www.100md.com(郭望 康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