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特别提醒
编号:10922420
专家提醒 要警惕血管“交通不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91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管外科教授刘继前在临床中发现,有些中老年人经常出现腿抽筋,夜间更易发作。很多人以为是缺钙,但是长期大量补充钙剂效果却不明显。经过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人不缺钙或轻度缺钙,然而很多人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动脉硬化。因此,他提醒大家,要警惕血管交通不畅。刘继前介绍,人在活动时,每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后,就反复出现小腿酸胀、疼痛、无力的症状,被迫停下来休息后才能缓解。这在医学上被称为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见表现。他说,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有增多趋势。该病的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男性病人比女性多见,女性病人仅占20%左右。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液高凝状态、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病变早期,动脉内膜受到血浆脂蛋白的渗透和血脂沉积,产生脂肪条纹,进而发生动脉内膜增生及粥样斑块形成,最终形成动脉狭窄,或阻塞动脉。病变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发展,可发生急性或慢性肢体缺血表现,全身各主动脉均可受累,但多见于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等。除此之外,动脉硬化也是冠心病、脑中风的基础病因,更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痴呆等老年疾患的直接或间接高危因素。

    在防治方面,刘继前强调一定要在个体化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三结合”,即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常用的西药有降血脂药物、降血压药物、降低血液黏滞性药物来降黏、去纤、去聚、抗栓及扩张血管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中医药治疗则注重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互结合,因人、因时制宜,内外治并用。内治采用活血化瘀和化痰祛浊药物治疗;外治在充分清创的基础上应用各剂型的外用药外敷、中药泡洗、药浴等,促进慢性溃疡的愈合。

    他建议,患者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原发病,肥胖患者应控制体重,严密监视病情,切勿掉以轻心。患者要注意行走速度和距离,避免引起缺血症状发作,适当运动可增加侧支循环,但不宜过于负重。患肢要注意保温,但要避免局部加热,脚部保持干燥清洁,剪平趾甲,穿合适的鞋袜,避免损伤。患者要戒烟,禁食高脂、高糖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多食水果蔬菜和豆类食品。, 百拇医药(周颖 闫剑坤)